错撩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错撩小说网 > 成为太子伴读之后 > 第5章 第 5 章

第5章 第 5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东宫北苑,宁宦宫。

“郭公公,你这是刚从伴读所过来?伴读中可有不守规矩的?”

站在首位的一名太监问道。

此人姓杨,是东宫的高等太监之一。同时,他还是南苑广阳殿唯一的高等太监,因此是整个东宫里实际地位最高的太监,哪怕对上皇宫里的太监总管,也能平视着说话。

“清平郡主之子安弘毅,仗家世欺人,我已遵照殿下的命令施以惩戒,将其杖十棍。”

郭公公回应道。

在场太监们纷纷倒吸一口凉气。

郭公公还真是……

难怪了,明明在东宫资历最久,差事也办得很好,却只是名义上的高等太监。

杨公公笑道:“对安小公子施以惩戒,这样的差事也只有郭公公你能办好了。若是没有郭公公,咱家真不知道要找谁才能完成好殿下交代的命令。”

停顿了一下,他又望向宁宦宫里的众太监:“殿下和诸位伴读后日起才会跟着先生读书,殿下刚刚吩咐了,明日,我们宁宦宫要先给六位伴读上一上宫里的规矩课。”

此言出,周围顿时一阵议论声。

给这群家世显赫的伴读教规矩?这要怎么教啊!

有小太监唯唯诺诺地问道:“杨公公,以几位伴读的门第,不会不懂宫中规矩吧?他们当中有好几位时常入宫呢。”

杨公公道:“这是殿下的命令,咱们做奴才的,照做就是。何况,既是好几位,便不是全部。”

停顿片刻,他看向众太监:“你们当中,可有人愿意主动接下这差事?”

一片静默。

杨公公道:“罢了,这样的差事,让你们这些小辈们去做,未免太难为你们了,就挑两位高等太监来负责吧——郭公公,你可愿为殿下分忧?”

郭力夫上前一步,表示愿意。

“那么,另一位。”

“曹公公。”

被点到名的曹公公出列道:“主子的命令,赴汤蹈火我也是愿意的,只是,眼下我手头——”

杨公公微笑着打断道:“给伴读们教规矩,这是宁宦宫当下最重要的事情,我知道你手头上还有别的活儿,不管是什么,先放一放,或者交给别人去做。若是人手不够,我再拨些小太监过去帮你。”

曹公公还欲反驳,杨公公却不给他机会:“咱家要伺候殿下,徐公公又被殿下派出东宫了。眼下东宫的高等太监里,就只剩你和郭公公有余力做这项差事。”

曹公公只得道:“是。”

出了宁宦宫,两位负责为伴读们讲授规矩的高等太监一起商议明日的教学内容。

曹公公骂道:“明明都是一样的高等太监,那姓杨的仗着在殿下跟前伺候,每每都把好差事留给他自己和他那几个干儿子,把得罪人的差事交给我们。”

是的,给伴读教规矩这种事,做得好不会有赏赐,一个不留神,却会得罪这些出身高贵的士族子弟。

郭公公一句话也没说,而是在认真书写罗列明日要上的课程。

曹公公瞥了他一眼,心想:真是个蠢的。不过这样也好,明日就把得罪人的活儿都丢给他。

……

从藏书阁回来后,隋明朗待在房间里看了一整日的书,期间吃了两餐,都是两个小太监将饭菜端进房里的。

不得不说,这比他在家中过得好。

待到夜幕降临,孤月高悬,读了一天书的隋明朗才选择出来走走,活动一下身体。

他再次被东宫里的景象给震撼了。

常言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这是因为,太阳落山以后,四下里总是漆黑一片,做什么都不方便。

对于普通人家而言,每点一个灯笼、一支蜡烛,都是要耗费银钱,需要计算着使用的。

对于隋府这样的官宦人家,倒不必节省灯笼蜡烛,但,隋明朗同样清楚,白天与黑夜的不同并非财力可改——哪怕点了再多的灯笼,走起夜路时也是需要留神脚下的。

白昼里的太阳,月亮尚且不能比拟,何况是灯笼蜡烛之类的凡间物什?

然而此时此刻,隋明朗一直以来的认知被打破了。

走在东宫长廊里,目之所及皆是亮堂堂的,虽比不得白昼,却一点也不逊色于天上的月亮,比隋府、比元宵中秋庙会明亮太多了。

“这灯笼是如何制作的?为何比隋府的灯笼亮这样多呢?”

隋明朗驻足在一盏灯笼前疑惑道。

犹豫了一会儿,他还是摁下好奇心,没有去询问附近值守的太监。

“以后总会知道的。”

他在心里对自己说道。

在外面溜达了一阵,隋明朗回到房间,准备休息。

他先是体验了宫中独有的“净牙粉”,又用太监们提前备好的一大桶热水沐了浴,最后换上嫡母因着自己入宫伴读特地新买的白缎寝衣,钻进暖被。

这就是皇宫。

不能被这些东西乱了眼,明日起床后要更努力读书才行。

入睡前,他这么告诫自己道。

翌日,天还没亮,隋明朗就醒了。

睁开眼时,望见上方有着镂空花纹雕饰的床顶,他有那么一瞬间是懵的,当视线划过房间里各式各样精美的家具,才恍然记起自己在哪儿。

“小公子,您起得真早。”

守在门口的太监见他出来,忙道:“请您稍等,我这就去叫人给您端洗漱用的热水。”

“不用那么——”

麻烦二字还没说出口,太监已经小跑着走远了,隋明朗只好再回到房间里。说实话,被人这样伺候,他还真有些不习惯。

只等了片刻,一名太监便端着洗漱用的热水走了过来,显然是早早就备好了。

隋明朗洗漱的当儿,太监提醒道:“小公子,今日的早膳,伴读们要在琼筵室共进,早膳后,会由曹公公和郭公公两位高等公公给各位小公子讲一讲宫中的规矩。”

教规矩?

这是再好不过的事。

宫中规矩繁琐,自己虽能时时谨慎留心,察言观色,却不如有人专门讲授得好。

隋明朗问:“请问怎么走去琼筵室呢?我可能找不到路。”

比起隋府,东宫实在太大。

太监掩袖笑了笑道:“没关系,一会儿我领您过去。”

学习宫中规矩,比起隋明朗的闻之欣然,绝大多数伴读则是倍感惑然,有的甚至面露愤然。

“什么意思?我从小就是在宫中长大的,还需要特地学习宫中的规矩?”

安弘毅瞪向说出此话的太监。

被他瞪着的太监连连弯腰:“安小公子,这种事也不是奴才们能决定的,是太子殿下的吩咐。”

听见太子殿下四个字,安弘毅的嚣张气焰立马熄下去了。

他的屁股到现在还疼着呢!

但是,本来就是嘛!

自己哪有学规矩的必要!

其他几位伴读也是差不多的想法。

纵使其中也有人没进过几次宫,父兄却是宫中常客,自然不觉得有特意学习宫规的必要。

说到底,他们是来陪殿下读书的。

但,无论诸人想法如何,太子殿下既然下了命令,那就要一丝不苟地执行。

于是,早膳过后,在两位高等太监的指引下,数位低等太监准备好教规矩所需的物什,一字排开。

从平日如何走路,到宫宴如何吃饭,再到面对圣上及后宫贵人如何回话,没有一项不教的。

这么一整日下来,众人皆是累得腰酸背痛。他们一边往伴读所走回去,一边抱怨起姓郭的太监。

“这个太监真是较真。”

“就是,有必要把每个动作都做得那么规范吗?圣上一向宽容,每次见了我都许我免礼呢。”

“常言道,小鬼难缠。他得了太子殿下的命令,便拿着鸡毛当令箭,使劲地折腾我们。”

……

安弘毅看了眼一直沉默着不说话的隋明朗,哼道:“你心里是不是还感激这太监呢,毕竟我们六个当中,只有你什么礼节也不懂,倒是真有上这个规矩课的必要。”

若承认,就等于与其余五名伴读对立。若否认,那便是冒犯了殿下的命令。

所以,隋明朗只能不说话。

“这会儿变哑巴了?”

安弘毅继续找茬道:“你白日里不是学得很起劲么?”

幸而已走到了伴读所。

方邵元出来解围道:“安公子,今日已很累了,快早些回去休息吧。明日就要正式上课了,若是没有精神,在太子殿下和先生面前失仪,那便不好了。”

“也是,懒得管你。”

安弘毅一边走向自己的房间,一边命令太监道:“快点备热水,本公子要沐浴歇息。”

隋明朗冲方邵元拱手:“多谢。”

方邵元笑笑:“咱们是同窗,以后需要相互照顾的日子还多着。时候不早了,大家都早点回去休息吧。”

伴读们终于散去。

隋明朗回房间后也泡起了热水澡。一边泡着,一边回忆着白日里郭公公示范的所有宫中礼仪,力求牢牢地它们记在自己的头脑中,日后绝不出错。

南苑,广阳殿外。

“杨公公,今日给伴读们的规矩课上完了,我们特来回禀太子殿下,殿下可安睡了?”

曹公公询问道。

“还没呢,你们在这儿等着吧,咱家进去禀报一声。”

等了足足一盏茶的功夫,杨公公终于重新走了出来:“殿下宣你们入内。”

曹公公感到紧张起来,他下意识地瞧了一眼自己的同伴,却见对方腰背挺直,面不改色,于是又重新将视线转回前方,一边跟着杨公公往里走,一边将腰部微微向前弯曲。

“奴才拜见殿下。”

两个太监以首叩地。

听不见殿下允许起来的吩咐,他们便只能一直跪着,什么都看不见,耳边也只能依稀听到挥剑的声音。

是了,东宫上下几乎都知道,比起读圣贤书和学习政务,太子殿下更爱剑术。正是因为这一点,广阳殿还特意翻修过,就是为了殿下能够拥有足够的室内空间来练剑。

就这么匍匐着过了不知有多久,两人终于听到宝剑入鞘的清脆响声,他们在心中轻舒一口气,紧接着,有威严的男音从上方传来——

“起来吧。”

二人如蒙大赦,赶忙爬起来。

曹公公略略抬头,说实话,他很少有这样面见太子殿下的机会。此时此刻,昏黄的灯火之下,殿下一身尊贵的红色锦袍格外耀眼,那双眼睛虽然年少,却犹如古林中的一泉幽潭,深邃、危险,令人不敢直视。

仅仅看了一眼,他便因为紧张与惧怕,控制不住地低下头。

一旁,郭公公的表现要好许多,却也无法如先前那般自若,而是腰背略俯,头颅低垂,恭敬十足。

“几位伴读可还懂规矩?”

红袍少年随意一甩,长剑便径直入了倚立在墙角的剑鞘。他信手拿起案头的洒金折扇,面容冷峻,审视着下方的两个太监。

曹公公欲要开口,一时之间却紧张得不知该如何回禀。

郭公公躬着身子道:“回太子殿下,昨日安小公子触犯宫规,奴才将其杖责了十棍,今日安小公子的性子便收敛多了,几位伴读学习宫规都学习得很好。”

“哦?”

顾温略略挑了挑眉梢:“这么说,他们全都已经掌握了?”

郭公公道:“回殿下,伴读之中有五位原本在家中时便学过宫里的规矩,奴才们今日只是稍作矫正,故而掌握得不错。还有一位伴读虽不曾在家中学过,但他相当聪明,学习时又尤为认真,故而也掌握得很好,并不比其他伴读逊色。”

顾温把玩着手中折扇,那扇柄之上雕刻着一条四爪蟒,其威严的气势好似快要从扇中冲出。

“没学过,却比其他人做得好么?”

顾温淡淡地勾了勾嘴角。

郭公公的腰背略略又低了几分,他如实说道:“依奴才之见,确是如此。”

折扇在手中转了一圈,下一秒,顾温手腕一展,折扇随之被打开,发出一声清脆的声响。

“做得不错,赏!”

此言一出,不但郭、曹两位公公面露惊喜之色,就连贴身侍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