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么?”
方邵元眼中闪过一抹疑惑之色。
这隋明朗年纪小不说,眼神也懵懵懂懂的,看起来实在不像是个擅于说谎的。
但,母亲从丽妃娘娘那里得到消息:此次入宫的六名伴读中,五名是圣上从丞相草拟的名单中挑出来的,一名是太子殿下亲自指定的。
当时圣上看着名册挑人的时候,丽妃娘娘就在旁边,此事不会有假。
以隋明朗的家世,根本入不了丞相草拟的名单,所以被太子殿下亲自挑选的伴读一定就是他。
只是,太子殿下挑人总该是有某种缘由的,若说殿下挑的是一名从未见过的人,他又感到难以相信。
不过,听闻太子殿下性情古怪,或许也不无可能?
宁为远朝高处抱拳,神色恭敬道:“圣上向来体恤臣民,想必就是这个原因了。”
话音刚落,外面便传来咯咯的笑声:“你们都聚在这儿,好热闹啊。”
隋明朗闻声望去,只见一位身着月白色衣衫的少年走了进来。他衣饰华贵,腰间挂着数枚价值不菲的玉佩,走起路来昂首挺胸,一副骄傲不羁的模样。
“怎么我来了,你们就都不说话了?难道是对我有什么成见?”
少年不太高兴地问道。
方邵元瞧着他的腰间,笑道:“弘毅,听说你母亲得了一块上好的和田玉,又去灵云寺请高僧开了光,不知可否让我们开开眼界?”
因为姨母在宫中当妃子,方邵元数次出入皇宫,和安弘毅勉强算是认识。
“是啊,母亲将它给了我。”
安弘毅嘴角一扬,将腰间那枚最为晶莹剔透的羊脂玉往上举了举,让在场众人看个清楚:“我可不是小气的人,你们想看,便给你们瞧上一番吧!纵是圣上赏给娘娘们的玉,也罕有能比得上我这块羊脂玉呢。”
方邵元笑道:“郡主娘娘是在太后的慈宁宫养大的,自然深受圣宠。”
安弘毅扬了扬下巴:“我母亲可不只是在慈宁宫长大的,而且是和圣上一起长大的。”
很快,他环视一周,最后将视线落到了在场唯一一位生面孔身上,问道:“你就是太子哥哥最后一名伴读么?”
“是。”
隋明朗抱拳道:“见过安公子。”
安弘毅嗤了一声,看着隋明朗所穿之衣摇了摇头,问:“看着不怎么样嘛!你父亲是做什么的?”
隋明朗微垂着头,谦卑道:“家父只是一个六品官。比起郡主娘娘与国公爷,自是萤火之光比皓月,难及万一。”
“六品官?”
安弘毅夸张地扬了扬眉毛:“你在家读过书吗?怎么什么人都能给太子哥哥当伴读了?”
隋明朗道:“想是圣上体恤臣民,故而予我这样的人一个窥见天颜的机会。”
安弘毅撇了撇嘴:“倒挺会说话。不过若是只有嘴皮子,那可是不行的!记得这几日好好看书,免得上课时听不懂先生在讲什么,可就辜负圣上的一片美意了。”
隋明朗拱手:“谢安公子提醒。明朗自知才疏学浅,自当用心读书,以报圣上悯恤之情。”
安弘毅哼了一声。
他先前便听说此次的伴读名单里有位六品官的儿子,六品小官之子,这样的低贱之人,读过书,学过皇家礼仪么?和这样的人一起读书,简直是跌份儿。不,让这样的人进来,都是脏了东宫的地盘。
他本是存着心挑对方的刺,不想这个六品小官之子大约是低眉顺眼惯了,一时倒叫他挑不出什么毛病。
想了想,安弘毅道:“你既然知道自己才疏学浅,不如禀报太子哥哥,就说胜任不了伴读这一身份,自请离宫去,免得最后什么学不会不说,反而坏了先生的名声。”
隋明朗一时愣怔。
这应当是在开玩笑吧?
安弘毅却道:“没听清我说的话吗?愣着干什么?还不快去!”
一旁,宁为远忍不住道:“安公子,隋明朗入宫伴读乃是圣上之命,他一个臣子,如何敢抗旨?”
安弘毅冷着脸斜他:“你是什么身份?也配教我做事?”
宁为远张了张口,没敢再说话。
“走啊。”
见隋明朗不动,尊贵惯了的安弘毅立刻发作起来。入东宫当伴读,每人最多只能带一名贴身小厮,眼下安弘毅的小厮正在房间里替他收拾东西,他便亲自上前,抓住隋明朗的衣服:“走!我带你去!”
方邵元与宁为远见状面面相觑。
清平郡主之子真是比传闻中还要跋扈,在东宫中都敢如此行为。他们即使想阻止,有这颗心,也没这个胆子。
隋明朗还在思索眼下该怎么办,这时,外面传来一声低喝——
“住手。”
众人闻声看去,几名太监走了进来。为首之人身姿挺拔,面色严肃。
隋明朗松了口气,同时在心中思忖:东宫之中,就连太监也是这样有气势的吗?不,同样是个领头的,此人和带自己入宫的那位太监是完全不同的感觉。
领头太监一挥手,身后两名小太监立即上前,一左一右将安弘毅拉开,将他控制起来。
安弘毅怒道:“你们在干什么?竟敢这么对我!待我告诉母亲和太子哥哥,非扒了你们的皮不可!”
领头太监低了低头:“安小公子,奴才当然认得您。只是,太子殿下有命,若有人敢在东宫之中不守规矩,仗势欺人,无论是谁,皆严惩不贷——去,把安小公子拉到廊下,杖责十棍。”
“你失心疯了?”
听见一个阉人居然要对自己实施杖刑,安弘毅的第一反应是好笑,眼见这两个小太监真的要动手,他不可置信地瞪起眼,回头威胁道:“你们若敢动我一根汗毛,我保证,一定叫你们死无葬身之地!”
这一威胁,登时将两名小太监吓住了。身在东宫,他们自然听说过:郡主娘娘是圣上面前的红人,而安小公子又是郡主娘娘的心头肉,时常入宫玩耍。
领头太监冷眼一瞥。
“这里是东宫,太子殿下是咱们唯一的主子。真要有什么事,也是我担着,动手。”
于是,在安弘毅持续不断的威胁声里,他被拖到了用来对贵人施刑的长椅之上。
领头太监道:“安小公子,奴才们只能遵命行事。安小公子晚些时候可去向郡主娘娘说情,若是郡主娘娘亲来东宫,殿下或许会允小公子不必守东宫的规矩。只是,此刻奴才必须依照殿下之命,对违反宫规之人施以惩戒。”
说完,他对两名小太监道:“打。”
一下、两下、三下……整整十下结束后,安弘毅全身瘫倒在长椅上。
两名施刑的小太监将他搀扶起来,送到床榻上,另一名小太监则快跑着去拿上好的膏药。
尽管施刑的小太监没敢用力,可对于养尊处优惯了的安弘毅来说,这十棍还是令他面色发白,叫苦不迭。
他用恶狼一般的眼神瞪着这个胆大包天的领头太监:“你叫什么名字?”
领头太监不卑不亢道:“奴才姓郭,草名力夫。”
“郭力夫,我记住你了。”
安弘毅用略微颤抖的声音放出狠话,在两个小太监的搀扶下回去休息。
郭力夫置若罔闻。
他冲在场的另外三名伴读躬身:“几位小公子,若没有别的事情,奴才便告退了。”
方邵元点点头:“你去吧。”
待太监们离去,方邵元道:“这个姓郭的太监还真是胆大,就算这里是东宫,一切由太子殿下说了算,可是把这么一位出身高贵且记仇的公子哥儿往死里得罪,他也不怕被报复。”
宁为远道:“这是太子殿下的吩咐。作为奴才,自然要听命行事。何况,郡主娘娘再得圣宠,也不可能冲进东宫惩罚殿下的奴才吧。”
方邵元不置可否。
他看了眼隋明朗,又道:“明朗才刚到这儿,行李估计都没收拾好,咱们打完招呼也该走了。”
隋明朗冲二人抱了抱拳。
两人抱拳回应,并肩离去。
隋明朗舒了口气。
刚来东宫,就遇上这种事。
只怕那位安小公子,今日除了记恨上郭公公以外,日后也会继续、甚至更进一步地寻自己的麻烦。
不过,从今日的情形来看,只要小心应对,至少在东宫之中,安小公子是没法凭借郡主之子的身份对自己怎么样的。
至于以后……
那是很久之后的事了。与其担忧不知何时才会发生的灾祸,不如踏实做好眼前。
隋明朗唤来立在自己房间门口的太监:“公公,我想询问一件事。”
太监道:“小公子请说。”
隋明朗道:“我想问问,东宫可有什么书是能够给我们这些伴读们私下读的?若是能够提前熟悉一下先生授课时要讲的书,那就更好不过了。”
“小公子真是勤勉。”
太监恭维了一句,随后道:“圣上宠爱殿下,皇家的大半藏书都贮存在东宫之中,小公子请随我来。”
隋明朗跟着太监来到了一座恢弘的建筑面前,上中下共三层,这会儿雨已停了,日头出来,“藏书阁”三个字在阳光下显得熠熠生辉。
入了藏书阁,似有一股古朴而浓郁的书香扑面而来。一个个高大的书架排列整齐,一直延伸到视线的尽头。书架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书籍,既有各色珍贵的古籍善本,也有华丽的手抄卷轴。
这,便是皇家藏书。
隋明朗一时有点儿看呆了。
这么多的书,寻常人恐怕穷尽一生都看不完吧。
太监提醒道:“小公子,这边。”
隋明朗回过神来,快步跟上。
领路太监道:“这边这些,都是日后先生授课时会用到的书,只是先后次序可能不一。小公子尽可提前借去熟悉,只要做好名册的登记即可。当然,留在此处翻阅也是可以的。”
隋明朗抱拳道:“多谢公公。”
太监躬了躬身,回到藏书阁的入口处等候隋明朗择书完毕。
很多书再珍贵,眼下和自己也是无关的。读书如同盖房子,须得一步一步来。
这一点,隋明朗很清楚。
他从浩如烟海的书籍中挑选了一本《春秋》,这是他正在学习,并即将要学完的书,他希望能在先生正式授课之前将它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