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清言用着巫凡给的地址,寻着记忆在那片角落里内来回绕弯,终于绕到了这家酒馆门口。柏中区梧水路1701号,柳清言终于记住了这家有骆延出现的酒馆的地址。
出了地铁口的柳清言还一直四处张望着。这家酒馆的选址很奇怪,不仅避开了人流量,正对着的还是一个巷口,不方便进出也不方便更多的客人知晓这个地方。上次跟着巫凡来,柳清言压根没有认真观察这个地方。
酒馆的门脸儿上写着“lonely corner”两个单词。柳清言猜测,具体的意思可能就是直译,孤独的角落之类的。
柳清言忽然想到了骆延背后的那个纹身。这会是纹身的来源吗?她会是这家店的老板娘吗?
从某种角度来说,柳清言还是很感谢自己认识了骆延。因为这又为柳清言提供了一个下班后打发时间的好去处。反正巫凡也说,自己应该放下过去的芥蒂,多和不熟悉的人沟通,交交朋友,要是和骆延打理好了关系,以后来酒馆闲坐,说不定人家还能给自己打个八折什么的。就像是那天晚上骆延把晚饭分给自己一半那样。
背对着光,柳清言只能看见客人们的眼睛,骆延却不知道在哪里。
柳清言也不知道为什么,只是想来这里,原因说不上来,可能是因为骆延,是因为那些带劲的音乐吸引着柳清言体内的某一处仍然年轻又反叛的部分,也可能是因为萦绕在她身边的冷淡与神秘感已开始对柳清言起作用了。说是感兴趣又过于冒犯,只能说是被好奇心驱使,驱使着柳清言想要试着多了解一下自己的新室友。也许她就是会被这样的类型吸引。跟着感觉走。
招待请柳清言坐到了一个角落里仍空余的位子。柳清言接过菜单,随意要了些吃的和招牌调酒,招待便带着柳清言的单子离开了。
关于这家气氛还不错的酒馆,柳清言的记忆一直很深。装潢门面都算得上上乘,尤其是那一块供表演的舞台,明灭不定的光线下可见那些闪亮亮的乐器。最好的优点是没什么醉鬼,不然柳清言的职业病保准要犯。
最开始的第一次来,是因为巫凡。那天晚上,整个二楼里只剩下巫凡和柳清言两个人在柳清言的办公室里百无聊赖地校对着三份档案。结束工作后已经是快十一点了,也许是巫凡一想到回去也没事做,便拽着同样也不是很想回家的柳清言决定来一个秉烛夜谈,在地图上转来转去,就找到了lonely corner。
只不过那一次,柳清言根本还不知道骆延的存在。也许那天晚上骆延也在,也许那天晚上柳清言坐的位置距离舞台非常近,也许那天晚上喝高兴了的柳清言还带头冲着舞台上的乐队欢呼。总之已经过去很久了,柳清言也记不清了,骆延说不定也记不清了。
晚上九点多,客流量不少,柳清言的位置非常不引人注目。客人大多都是年轻人,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年轻人围坐在一起,或拍照,或交谈,没人注意到角落里正坐着乐队主唱的新室友。
吧台那,身着西式马甲的服务员正仔细调着酒,料材散发出阵阵异香。
柳清言不自觉揉了揉鼻子。柳清言识出了这个味道。当时骆延第一次来市局,身上似乎就是这个味道。伴着些小动物身上的味道。兴许就是那只猫带来的。
静坐在酒馆和灯光的角落里的柳清言默默等待着乐队登场,希望她会出现在那里。柳清言在心里暗自寻思,巫凡那句话说得没错,她的确有个乐队,也许是一支长期驻扎在各个酒馆内做表演的地下乐队。她今年才二十二,那么,她这样的日子已经度过了多久?
柳清言想得有点出神,以至那个招待叫了她数声都没有理。
柳清言接过酒,认真地嗅了嗅后呷了一小口,顿觉胃内热量翻腾。
主持人上台只走个过场,灯光师就将视野聚焦于舞台上的乐器上。灯光随后骤起,掌声迭宕,柳清言架起腿静候佳音。
骆延,率先出现在视线内。随之而来的是两男一女,其中一个柳清言一眼就认出了他,是当天来帮骆延搬家的那个男孩。
随后,柳清言眼前一亮。
今天的骆延穿了一身长款的黑白配色礼服,能够折射出光泽的头发被她打理出了一个漂亮的鲻鱼头,并往身上添置了些装饰,比如说一条手链,似乎用了些淡妆。这些变化让骆延整个人看起来都不一样了,至少气色好很多,完全不像是那天早上见到的那个,穿着一件单薄的黑色背心,叼着烟,坐在沙发上自顾自练琴的粗糙女青年。
仍然停留在心里的巨大的反差感致使柳清言没有注意到,作为乐队的主唱,她坐在最侧边。因为灯光效果,柳清言看不清骆延究竟化了一个什么样的妆容。这时,一个女生抱着一捧花从舞台下小跑过去,直向骆延。
骆延正调试着音弦,见状愣了愣,但还是接过了花束,露出了一个罕见的微笑。
那个表情很难被定义为微笑,只能是算作一个回礼,一个不失礼貌的回应,一个需要被解读,甚至是过度解读才能理解的表情。至少在柳清言看来,这样的一个表情出现在她的脸上,算是十分不适配的。她本人与她所表现出来的总是那么的不合理。
从她开始出现在柳清言的生活里后,周遭的一切也都开始变了。
柳清言一句话没说,默默观察着舞台上的四个人。那个女孩走回座位时,脸上充满着满足且害羞的笑容,而台上的四个人则在耳语,不时露出调笑似的表情,只有骆延仍然回到了那副冷冰冰的模样。
一切准备就绪后,只剩一束柔和的蓝光给到了骆延。
——
柳清言第一次认识到,有一种音乐,的确值得所有人为其痴迷,他们的摇滚乐值得观众为他们呐喊。以至两个小时过后,不大不小的酒馆竟坐满占满又挤满了人,他们齐声喊着乐队的名字,喊着骆延的名字,比划着摇滚乐的手势,校正着年轻和反叛的误差,兴致盎然地叫喊着年轻的万能。
骆延的歌声很耐听,有辨识度,发音独树一帜,透露出一种不属于她这个年龄的成熟。再加上她那极其引人注目的外貌,胸有激荡而面如平湖的气质几乎让在场的每一个酒客忘乎所以。
柳清言还注意到他们四个人之间不可言说的默契。
往往是骆延给鼓手一个眼神,贝斯手就知道接下来要的乐句应该如何走。无论是就单纯的乐器solo,和声,还是个人的技术而言,每个人都堪称完美。乐队整体的风格低迷而又爆发,无论是弹funk还是R&B,好像每一种风格他们都能驾驭,每一种都充满着他们自己的风格,扎实的功底和极度的默契让他们在舞台上即便蹦蹦跳跳也不失风度。
柳清言听得入了神,点的酒和招待拿来的零食果盘没怎么动,像是在暴雪下的冰岛的一间木屋内,听一个常年捕鱼出海的老者讲述了一个漫长的往事。她那种能够说话的嗓音如一口烈酒,又如一眼清泉,在几乎一瞬间狠狠地击中了柳清言的胸口,在某个时刻她几乎忘却了时间和时间留给她的痛苦。这种感觉她从未体验过。
最后一首歌,是木吉他弹唱。骆延像一个游走于重山风雨内的诗人,又像是大隐隐于朝的时代歌者,娓娓叙出一个婉转又热烈的故事,直到最后,整个酒馆都被骆延牵动着。重归于安静的酒馆内,先前还起身蹦跳的年轻人都坐了回去,柳清言只是拿起手机录下了一个片段。
大合唱,是最能刺激一个歌者的。骆延只是朝着观众露出一个不明显的笑,顿时呐喊滚滚袭来。
绕梁的歌声逐渐停息,最后止于吉他弦的尾音中。
再一次的如雷掌声后,有甚者正往舞台上扔花和抛卡片。柳清言只是将自己隐藏在一个能看得清所有人的小角落中,默默观察着骆延。
“谢谢大家,我们是左转乐队。”骆延将吉他架在架板上,似有几句话还要说。
“鼓手,韩良。”
“贝斯手,盛双。”
“吉他,卫羽。”
在尖叫和掌声中,四个人走到台前,互相肩并肩手挽手,朝着观众致礼。
今天的表演效果非常好,直到黑色再次蒙在此处。
这是柳清言第一次一个人坐在舞台下,完整地观看了自己的室友的一次演出。巨大的反差感与巨大的惊喜一刻也不停地让柳清言感到阵阵奇异,很多种感觉和很多要说的话都因为骆延的几首歌而消弭下去。结束后的几秒钟内,柳清言只是觉得这个女孩身上的神秘感已经转变为了几分魅力,一种布满危机的魅力,总是要勾引着柳清言这样依靠感觉生活的人不由自主地靠近。
回来之前,柳清言去便利店买了些早点。柳清言拧开家门打开灯,霸霸从书房冲了出来,不停地摇尾巴。
柳清言放下食物走进书房,正欲拿狗粮,却发现自己床上多了个物件。
居然是那只猫。橘猫慵懒地卧在被子上,只是匆匆扫了一眼来人,便打了一个十分有水准的哈欠,好像不满于自己的美梦被打断。
柳清言刚想把它抱出来,它自个儿就迅速跑掉了。接着,柳清言就看到了一摊水渍,明晃晃的。
猫尿。闻起来有些久了。
这算什么,标记领地?
柳清言拿出手机拍了照片,在一长串富有年代感和富有青春活力的头像中好找一分钟,终于找到了骆延的头像。
柳清言毫不犹豫地发了过去,还补充了一句话。
柳清言合上手机,从床下拿出狗粮,再走到客厅拾起早点。霸霸的尾巴像转子似地甩,双眼放光,死死跟着柳清言的步伐,好像生怕柳清言忘了哪怕一块冻干似的。
“傻狗。就知道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