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启动后的第三周,苏然的名字已经稳居顾川每日邮件往来榜的前三。
白天他们用最克制、最合规的语气讨论项目进度,数据指标和政策风险;
晚上,他们却能用最随意、最跳脱的语气讨论失眠、肝火、塔罗牌和养生茶。
这种双线关系,说不清是什么感觉,像是一场默契得不需要确认身份的角色扮演——
白天他们是严谨的金融人与外企经理,
晚上他们是随时可以聊情绪聊身体聊八卦的特殊朋友。
朋友以上,恋人未满。
那天傍晚,苏然发来一条消息:
【今晚有空吗?带你吃点顺肝的。】
顾川看到消息时,正在和德国总部开线上会,盯着PPT上的盈利预测数据,心思却早飞去了苏然说的那顿饭上。
【哪里?】他回。
【一家老上海馆子,清淡但好吃。】苏然发了个地址定位。
顾川没多问,只回了两个字:【等我。】
饭馆开在新华路附近的一条小马路上,门口没有招牌,只有一块写着“和记”的木牌挂在红漆门上,带着一点民国旧影的味道。
顾川到的时候,苏然已经坐在靠窗的桌前,穿着件烟灰色针织衫,长发松散地搭在肩头,手边摆着一壶热茶和一碟话梅。
她看到他进门,冲他抬了抬下巴,笑着说:“特别案例,今天破例请客。”
顾川笑着坐下,顺手接过菜单:“我记得特别顾问上次说,吃白萝卜、山药顺肝,那这儿有什么推荐?”
“葱油白玉豆腐、清蒸黄鱼、萝卜丝烧蛋饼。”苏然一口气报了几个,“还有枸杞菊花茶,标配。”
顾川一边听,一边忍不住笑:“你这搭配,听着像养生堂套餐。”
“本来就是养生套餐。”苏然笑,“谁让你是特别案例。”
顾川合上菜单,顺手倒了杯热茶:“我发现你特别爱强调这四个字。”
“因为它提醒我。”苏然撑着下巴看他,“提醒我不能对你太一般。”
“那你对一般人什么样?”顾川忽然认真地问。
“普通客户就普通服务,八字排盘+塔罗解读+一点建议,最多推荐个茶。”苏然笑,“哪像你,全套调理+贴身观察+随时追踪。”
顾川靠在椅背上,端着茶杯笑:“听着像高端定制。”
“差不多。”苏然眨眨眼,“你享受吗?”
顾川端着茶杯,盯着她的眼睛看了几秒,突然笑着低头:“挺享受。”
菜陆续上桌,都是清淡但做工精细的老上海菜,调味克制,入口却带着温暖的家常气息。
顾川边吃边忍不住感慨:“你这种养生搭配,其实还挺好吃。”
“养生不是苦行僧。”苏然笑,“真正会养生的人,吃得比谁都开心。”
“你以前也这么讲究?”顾川问。
“以前?”苏然顿了顿,“大学那会儿,垃圾食品也没少吃。真开始讲究,是后来身体出问题以后。”
顾川放下筷子,微微靠近一点:“你身体以前到底怎么了?”
苏然拿起茶杯,低头吹了吹茶面上的浮油,声音有点轻:“肝郁脾虚,睡不好,情绪也不好,一度低血糖到差点晕倒。”
顾川眉心微蹙:“没人管你吗?”
“自己住校,谁管?”苏然语气淡淡,“后来自己研究了点养生方法,发现还挺有效,就一路研究下去了。”
“所以你才变成现在这个半玄学半中医的全能顾问?”顾川笑着调侃。
“可以这么说。”苏然笑,“但我只是对自己和特别案例负责,其他人没这个待遇。”
顾川看着她笑,忽然低声说:“那我还真挺幸运。”
苏然抬头,和他对视了一秒,目光里带着一点掩不住的柔和:“算你运气好。”
吃到最后,苏然点了一碗红豆小圆子,推到顾川面前:“甜品收尾,顺顺心。”
顾川拿勺子搅了搅,忍不住笑:“你对我,真是从头到脚、从气到心全包了。”
苏然托着下巴,看着他认真吃甜汤的样子,轻声说:“谁让你是特别案例。”
顾川抬头看她,忽然觉得,这四个字里好像藏着什么他还没完全听懂的含义。
饭后两人一起走出饭馆,夜色已经铺满老马路,梧桐树影投在路灯下,斑驳摇曳。
苏然抱着手臂走在前面,步子慢悠悠的,像是并不急着回家。
顾川走在她旁边,低声问:“我一直想问你一个问题。”
“嗯?”
“我是不是你唯一的‘特别案例’?”
苏然脚步微顿,侧头看他,嘴角扬起一点极淡的弧度:“目前,是。”
“那以后呢?”顾川盯着她的眼睛,“还会有别人吗?”
苏然轻轻吸了一口夜里的冷空气,声音比平时低了一点:“这个要看命。”
顾川笑:“你不是最讨厌把一切推给命的人吗?”
苏然偏头看着他,眨了眨眼:“那要不,改成看心?”
顾川喉结微微滚了一下,笑着点头:“行,我等你看清楚。”
夜风吹过,带着一点湿润的暖意。
他们并肩走在老街上,影子交错在一起,像一对纠缠不清的线。
朋友以上,恋人未满。
但有些界限,正在悄然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