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甜甜在震惊中回答:“带了。”
他们外出表演赛都是事后现场拿钱,凭证件领取。
夏志琪一听,腰也不酸了,脑壳也不疼了,直接抓住冯甜甜的衣领:“走,和我去买东西,那里有海城排名第一的笋盘!”
然后她迅速拍下身上的土,麻溜地站了起来。
冯甜甜尽管不知道笋盘什么意思,还是被她激动的情绪感染,也一骨碌爬起来。
两人健步如飞,路上还不忘给120打电话告诉人没事儿。
等他们冲到丽都城那套房,发现两拨人正在和工作人员掰扯。
一个说:“便宜点,32万好吧?”
另一个则说:“为什么不能办理贷款?办贷款的话35万也没问题,我现在就出首付。”
工作人不耐烦地挥舞着手道:“33万全款,全海城都找不到我们这样的楼了。要不是我急着回家,真不想和你们多啰嗦一句。”
夏志琪加快脚步,冲进人群后迅速把银行卡以及冯甜甜的身份证朝桌上一拍,对另外两拨人斩钉截铁地说:“都退了吧,这房子现在归我了。”
她转头对工作人员道:“33万全款,立刻、马上、现在我付。”
所有的人都瞪大了眼,包括冯甜甜。
工作人员认出她,又看了眼边上的他,咧嘴笑道:“去找你男人拿钱搬救兵了?有眼光,有效率!”
夏志琪没空教育他这是姐自己赚的钱,只赶紧催他签合同。
刷银行卡时她挺直了胸膛,当霸总的感觉太好了,那是种“钞票在手,天下我有”的酣畅感。
直到办好手续,拿到售房合同,夏志琪脑子仍在不停地盘算:
倘若今年的分红足够的话,她完全可以把子弹打光,再搜罗一批这样的笋盘。
别说一套,十套八套都没问题。
那么等到将来房价一涨,实在有点不敢想像那种美好。
她的心开始嚯嚯嚯乱跳,脑子发晕。
难道是刚才磕傻了?
冯甜甜平白无故多了套房子,看上去比她还懵。
特别是看着合同和收据上都落下了自己的大名,他赶紧把东西丢到夏志琪怀里,好像那玩意儿烫手似的:“你一拿到房本,我,我们就得赶紧去办手续!”
他想说的是房产过户手续。
工作人员安慰他道:“你还是在校生吧?急什么?有这么好的婚房,长得又精神,女朋友还能飞了?”
夏志琪这才反应过来:嗯嗯嗯,原来房子没在自己名下。
很奇怪,她真是一点也不介意。
出门后她还安慰他:“到时候产证先放你那里,要是想迁户口的话,你也可以一拿到房本就去把蓝印户口给办了。”
出乎意料的是,冯甜甜拒绝了:“我还不想把户口落在海城。”
夏志琪吃惊地问:“你以后没打算留海城吗?”
冯甜甜看了她一眼,没说话,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她不解地问:“为什么不留在这里啊?你在海城也可以当体育老师,如果想做模特、打比赛,留在海城的机会肯定更多。”
他笑道:“你还记得我说过要当体育老师?”
避重就轻,但还是没回答她。他爹的,男人的心事可真难猜。
夏志琪也不问了,她现在没空,还有更重要的事情。
她说了一堆感谢的话,但表示今天可能没空请他吃饭,因为接下来她还得去看房。
冯甜甜好奇地问:“还要去买啊?”
夏志琪情绪仍然处在高涨状态,眯着眼逗他:“还用你身份证买行吗?”
冯甜甜愣了一下,忙道:“不不不,我不是这个意思。”
夏志琪脱口道:“那你什么意思?”
仅是一句无心的玩笑,没想到这下子他竟然脸红了。
她来不及揣测他的想法,路边书报亭买了几分最新的《房地产周报》,以及《海城楼市》等杂志,然后才钻一头到地铁站。
刚打算上车,似乎有了新的想法,干脆退回到等候区,开始看手里的资料。
报纸“哗啦啦”在她手里响着,翻来覆去。
不同方向的地铁“轰隆隆”来了又去。
与此同时,她脑子里还不停调动着之前储备的各类信息,又将它们相互交叉验证。
有的地方记不清楚,她立刻拨电话找同事或者同行询问。
冯甜甜坐在她身边,不问也不催,觉得她看上去严肃、忘我、旁若无人。
每当她想到一些重要的事,或者擦拳磨掌时,就会有这种跃跃欲试的表情。
记得当初她决定和他在一起时,也是这种神情。
这表情他一点不陌生,过去她就是这样,现在也如此。
夏志琪脑子高速运转,一个个模糊的想法冒了出来,因为缺乏实证,又被压了下去。
然后又冒出来很多新的猜测。
很明显,这段时间海城地产项目的热点都在奥林匹克花园那边,和半年之前的热点截然不同。
每一个新盘开幕,奥林匹克花园附近的存量房和新房似乎就涨了不少,人群欢呼、媒体关注。
如果说“房地产兴盛”迎来了第一波行业高潮,为什么各个区的发展速度极为不平均,热点又总是轮流集中在某些区中的某些板块?
她现在终于想通了这个道理——海城的楼市,正呈现出一种严酷的“板块轮动”现象。
什么样的板块涨得最快?地方政府拥有最多土地储备的板块。
为了自身的利益,地方政府会大力开发,会把各种利好堆积进去。
作为卖地的最大收益者,地方政府与开发商现阶段蹲在一个战壕里。
每次价格上涨,其背后的实质都是地方上想卖地!
等资产都到了小业主手里,该板块就会不会再热,因为地方政府和媒体会去猛炒新板块。
例如刚才那个奥林匹克花园,绝对是炒作。
夏志琪卖房也炒作,但前提是她认可这房子的品质,她不会没有下限地“炒”,更不会无中生有。
显然她的同行并非如此,他们的这种夸张炒作必然还会持续一段时间,炒到某个巅峰后,炒到高位散货,炒到掠夺剽脂,炒到一群买家被埋在坑里很久不能脱身。
普通人买房耗不起,被套个三五年都算很久了,期间难免经历各种内耗纠结后悔不甘。
当然,为了验证她的猜测,她今天还得多看几个房子,好把她脑子里的数据库补齐了。
夏志琪又拿出了地图开始研究。
当时海城有三条地铁,一、二、三号线。
一、二交界是大众广场,传统意义上的市中心。
一、三交界是火车站,传统意义上的下只角。
二、三交界是中长公园,毗邻以前的法租界,是很多老钱的最爱。
她至少得去这三个地方实地勘测。
冯甜甜见她终于起身,轻声问:“再买几个?”
很平淡的口吻,好像她要去买菜,好像她是手里拥有千万资金的富婆。
一股豪情从夏志琪心里涌起,千万又算什么,她的抱负不止于此。
她对他笑道:“今天先不买了,我就想去验证自己的一个推测,你有事的话可以先去忙。”
她才发现了一件很关键的业内隐秘,怀里犹如揣了个滚烫的火炉子,真想朝天大笑几声以示痛快。
与此同时,一股埋藏在心底很久的酸涩情绪,突然间爆发了,她脱口道:“你知道吗,从千禧年到今后的十几年,都是投资地产的好时间。可以说做任何投资都比不过买房。但当这样一个‘大时代’拉开序幕时,普通的人又在干什么。答案是,他们多半都懵懂无知。”
真的,她不止一次对身边人掏心挖肺地说“赶紧买房子啊”。可这些话完全无效。
任凭她喊破喉咙也没用。她的家人、朋友,甚至一些员工,没几个人理会她。
毕竟,除了她这样的穿越者,除了掌握着宏观讯息的顶层设计者,除了窥得天机的智者,多数人都被周围的潮流裹挟。
潮流又总是滞后的。或许要多年以后回望,世人才会发现千禧时代是普通人幸福指数最高的时代。
很多人无需很努力,就能搭乘着时代的顺风车一路高歌。
人人都会觉得将来的只会更美好,钱只会越来越多。有几个人能想到房子会越来越贵?
冯甜甜耐心地等待着她把话都说完,这才缓缓道:“我相信你说的没错,不过你也别忘了,很多人即使想买,也没有你这样动辄就拿出几十万现金的能力。即便是普通的双职工家庭,凑个十万八万的首付也很不容易,你看今天另外两个买房的人,都属于你说的‘有觉悟但没能力’的那种。”
夏志琪不得不承认他说的很对,她重重地点下头:“这一点我疏忽了。”
他现在的言谈举止比过去成熟了很多。
夏志琪不由用一种全新的眼光来打量眼前的人——怎么会有人这样好看?
他明显更接近一位成年男性了,说不清楚是哪里有了具体的变化,声音?气息?身材。
她不由自主地伸右手摸下他的脸,一点不觉得突兀,彷佛一切都再自然不过。
冯甜甜没有躲,只是睁大眼。
她摸完了才心说:哎呀,我这是色迷心窍了!
察觉到尴尬后,她立刻转过身,同时不停甩手,好像被烫伤了。
为消解自己的狼狈,她还大声说:“哎吆,车来了。”
地铁隧道里安静得很,耗子都没来一只。
冷不防被对方的美貌攻击,夏志琪心里跟猫抓一样,她好像有点上头了?
这样的心动,只有强烈的赚钱冲动才能压制住。
人最基本的就是爱自己,不然跟吸了有什么区别?
她告诫自己千万不能上头。
地铁终于来了,她一言不发地跳上去,冯甜甜也迅速跟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