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了方宁二人,隋明朗快步赶至偏院西厢房。
身旁侍立着一名丫鬟,妇人正安静而专注地坐在桌边,用灵活的双手,低头做着刺绣。
隋明朗唤了一声娘。
妇人的动作微微一滞,随即倏地站了起来,脸上既惊且喜:“明朗!你怎地这么快就回来了?”
隋明朗笑道:“我想娘了,殿下准了半日休憩,便回来了。”
也只有在母亲身边,他才可以肆意放松心神,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隋母一边高兴一边问道:“其他伴读呢?是不是也一样回府了?”
“嗯,您放心吧,还有两位伴读来隋府拜访呢,他们陪父亲和大夫人说了会儿话,将将才离开。”
说完,隋明朗愣了下,见母亲脸上并无半分难过,只有欣慰,才安下心来。
隋母是发自内心地高兴。
因为自己,儿子自小就交不了朋友,现如今到了宫里,能够结交到同龄好友,她怎能不开心?
隋明朗对丫鬟道:“去看看厨房的饭菜烧得怎么样了,若是没热好,就催一下。”
待房间里只剩下他们母子,隋明朗从袖中摸出小把金瓜子,道:“娘,这是我从宫里带出来的,你收好了。”
隋母先是一惊,随即摇头推拒:“娘在家里,吃喝都有人侍候,哪有用到着花钱的地方?你一个人在外面,才需要用钱,快些收好了。”
隋明朗道:“娘,我在东宫才是用不着这些。你多点钱财傍身,才好支使动家里的下人。”
隋母道:“如今大夫人对我已经很好了,譬如衣服,现在都是由丫鬟洗的。再譬如饭菜,也比从前好了很多。还有,大夫人已经说了,以后每个月都会请郎中为我搭一次脉,调理身体。”
隋明朗假装变得不高兴。
隋母无奈地说道:“娘收着就是。”
隋明朗这才显露笑容。
西厢房的丫鬟很快将饭菜端来,隋明朗一边给母亲讲述着自己在东宫的见闻,一边用膳。
隋母不说话,只是专心地看着自己的儿子,于她而言,此刻的这种安宁,几乎可以说是最大的幸福。
午膳后,隋明朗提出想跟母亲学一点刺绣。
隋母自是无比惊讶。
隋明朗解释道:“太后娘娘的寿宴快到了,我和几位伴读准备排演一出戏给太后娘娘当贺礼,我在这出戏里需要反串角色,其中有一幕场景需要做点刺绣,还望娘教我。”
“原来是这样。”
“只是,你今晚能留下吗?如果只有半日,恐怕很难。”
隋明朗笑道:“不能的,日暮前儿子就得回宫。所以,只能劳烦娘亲教得仔细些啦。”
隋母笑着说了一声你呀。
能为自己的儿子做一些事,有能耐教给儿子一些东西,她由衷地感到开心。
一下午就这么过去了。
隋明朗迎着斜阳,一路奔跑,在夕阳余晖中来到了宫门口,递上宫牌,回到东宫。
“回来得真晚。”
隋明朗刚坐下写了没几分钟的作业,方邵元和宁为远推门而入,笑着问道:“刺绣学得怎么样啊?”
隋明朗道:“还好。”
宁为远道:“给咱俩露一手瞧瞧?”
隋明朗:“……”
方邵元道:“没事儿,刺绣这种活计本来就很难,一个下午的时间就想学得像模像样也不现实。这样吧,明天我找人去给我姨母递个信儿,让她想法子安排一个绣女过来,每日抽出一些时间来继续教你。”
如果可以,隋明朗不愿这样麻烦人。
何况自己并不需要练出多好的绣功,只需要绣的时候看起来很像样子,绣出的东西能看就行了。
他道:“我试试看吧。”
隋明朗从抽屉里摸出刺绣需要使用的绣针、绣线,以及绢制的底料,开始刺绣。
“样子看着已经有那么回事了!”
“没错!样子看着是最重要的!看来不用再费事去绣房调绣女过来了。”
“明朗,才半日,你这很有天赋啊!不过……你这绣得是什么?”
二人一唱一和地道。
隋明朗一边继续刺绣,一边心道:我才不想有这方面的天赋。
大约半炷香的功夫,一个简单的图案就完成了。
方邵元道:“好可爱的小兔子。”
宁为远道:“你这心灵手巧得有些过分了啊!以后要是做不了官的话,可以考虑去当个绣娘……绣工了!”
方邵元道:“你说的这叫什么话。”
宁为远:“啊,我不是那个意思。”
隋明朗道:“没关系。”
他知道对方没有恶意。
方邵元道:“好了好了,我们就不打扰你了,你赶紧去写先生留的作业吧。”
隋明朗说好。
二人很快离去。
隋明朗熬到深夜,总算才完成了先生留下的作业。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他上午跟着先生读书,下午温习、排练戏剧,日子过得异常充实。
转眼,就到了太后寿日。
宫中早在七天前就开始了筹备,待到寿宴开始的这一天,整个皇宫是一片红色与黄色交织的海洋,在正午阳光的照耀下,每个角落似乎都熠熠生辉。
今日理所当然地不用上课。
太子殿下作为储君,有许许多多的仪式,一大早就出了东宫。
而隋明朗、方邵元、宁为远、李承奇,则在东宫磨到了最后一刻,四个人不厌其烦地练习着,以求让戏中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台词,都形成习惯,烙印在血液中。
又一次完美无瑕地练习结束,方邵元道:“好了,时候差不多了,咱们也该过去了。”
他们将所需的戏服提前穿在里面,外面再套上正常的服饰,四人都是清瘦的身材,没有因此显得臃肿。
隋明朗要更麻烦些。
他得提前画好女子的妆容,好在将头发束起之后,再戴一顶帽子,穿上男子外套,混在人群中,倒也不会非常显眼包。
别人看到了只会再多瞧一眼,心里感慨一句“好俊的小公子”罢了。
“寿宴宣布开始,先由圣上携后宫妃嫔向太后祝寿,接着是太子殿下携众皇子向太后祝寿,然后是皇室宗亲向太后祝寿,最后是文武百官。”
“贺寿结束后,寿宴正式开始。寿宴期间会有表演,咱们这次运气真的不错,贵妃安排的表演都是歌舞曲,没请戏班子。”
“寿宴进行到一半,贵妃安排的表演便该结束了,轮到献寿礼的环节。献礼的顺序也十分讲究,先是圣上、再是贵妃,而后是婕妤以上的其他妃嫔;接下来是太子殿下,太子殿下献完礼后,就是咱们的节目了。托太子殿下的福,咱们不仅能公开献礼,而且可以很靠前。”
一边赶路,方邵元一边给众人讲解。
隋明朗道:“你了解得真清楚。”
方邵元微微一笑。
宁为远道:“不愧有个当宠妃的姨母啊,知道的就是比别人多。”
方邵元立刻嘘了一声,环顾四周,确认附近没有别的人,才道:“现在咱们出了东宫,说话要格外注意些。后宫中执掌凤印的是萧贵妃,这话若让她的人听了去,指不定就要惹出麻烦。”
宁为远连忙捂上自己的嘴。
隋明朗与李承奇则是一齐点头。
东宫虽然同样规矩森严,但于皇宫,于他们而言,那里说是庇护所并不为过。
寿宴的场所安排在了太和殿殿外。
太和殿地位尊崇,殿外又极为空旷,足够容纳京城中所有的贵族及文武百官,大衍朝历代皇帝与太后的寿宴,几乎都会选在这里。
距离太和殿还很远,一路便有太监与宫女指引方向,确保每位参加寿宴的人员都能坐到该坐的位置上。
“诸位是太子殿下的伴读吧?你们的座位在这边,请随我来。”
四人跟着太监入了座。
另一位伴读崔嘉瑞早已到了,五个伴读的座位,他坐在了中间。
方邵元上前道:“崔兄,我们四人今日要上台表演一出戏作为寿礼,待会儿可能还要商量,可否跟你换个座位?”
崔嘉瑞看他一眼,并不动弹:“今儿是什么日子,想必方兄也很清楚。若是让我往左或往右挪一个位置,我不是不能卖你这个面子,可要是叫我坐在最侧边,却是万万不能接受的。”
话已至此,四人只好分开。
方邵元与宁为远坐在左侧,李承奇与隋明朗则坐在右侧。
落座之后,隋明朗赫然发现,隔着数丈的对面,竟有一个熟人——是安弘毅。
与他共用同一张桌案的,在他左侧是位雍容华贵的妇人,右侧则是位气宇轩昂的中年男子,想必就是清平郡主与安国公了。
隋明朗不禁有些感慨。
正像方邵元先前所说的,托太子殿下的福,他们在寿宴上的位置,竟然与清平郡主这样的人物等同了。
李承奇很快也注意到了对面的情况。
他语气略微显得急促:“明朗,你快看!安弘毅和他父母,正好在咱们对面,他们不会使什么坏吧?”
隋明朗倒是不担心这个。
“应该没事儿,今天是什么日子,当着圣上和太后娘娘的面,就算他想闹,郡主和国公也会拦着的。”
李承奇依旧眉头紧皱:“希望如此。”
伴随着总管太监及其他一系列负责传音的太监,嘹亮而又细声细气的声音结束之后,寿宴正式开始了。
圣上与贵妃一并起身。
“我大衍国运昌隆,是母后贤德垂范之功。儿子恭祝母后圣寿无疆,福泽绵延。”
说着,他朝总管太监示意了一眼。
“圣上献紫檀嵌螺细万寿屏风一幅。”
伴随着总管太监的高呼,四名小太监抬着一个无比华贵的屏风来到太后面前。
圣上笑着道:“母后,这屏风乃是今年三月江南进贡的绫罗所制,顶部缀着共九十九颗珍珠,寓为寿如星辰。”
太后慈祥地笑道:“圣上有心了。”
贵妃语笑盈盈:“臣妾恭祝母后福寿安康,福履绥之。臣妾入宫以来,常蒙母后照顾,今日母后寿宴,臣妾备了波斯进宫的赤金毯,又亲手在上面绣了缠枝莲花托寿字,惟愿母后连绵福寿,仙龄永驻,臣妾也愿常奉母后身边,以尽孝道。”
太监将赤金毯捧到了太后面前。
太后笑得直摇头:“贵妃,你这张巧嘴啊,还有这份巧思,真是讨人喜欢。难怪在这后宫三千佳丽之中,圣上独待你与旁人皆不同呢。”
……
三位身在妃位的高等嫔妃,有幸能依次在太后跟前单独露个脸,献上寿礼。至于剩下的妃嫔,就只能一齐走个过场了。
“恭祝祖母福运常伴,岁岁绵延。”
顾温一身朱色的衣裳,从座位上站起身来,走至中央,抱拳遥祝。
太后脸上仍挂着笑意,开口道:“哀家记得,上次见你的时候,你还没有这么高,怎么一晃眼,都已经长成大人了?皇帝啊,他是不是都快赶上你高了?”
贵妃轻轻勾了勾嘴角。
皇帝笑道:“温儿眼下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男孩儿本就蹿得快,不稀奇。温儿,你有多久没去拜见祖母了?是不是近日一直忙着读书?昨日尚老太傅还同朕说,你这段时日的功课进步很大。”
说完,他又看了总管太监一眼。
对方立刻高呼道:“太子献缂丝白鸟朝凤图一份!”
皇帝笑道:“母后,这是温儿精心为您挑选的礼物,儿子已提前看过,这幅图是以金线绣于绛红锦缎之上,两侧是孔宋大儒亲自书写的‘瑶池春不老,寿域日方长’。”
太后看着太监捧上来的百鸟朝凤图,点点头道:“太子有心了。”
贵妃笑道:“连尚老太傅都夸赞,可见太子殿下天资聪颖。若是能收敛心性,将习武的心思收收,多挪一些放在政务的学习上,想来用不了多久,咱们大衍的江山便后继有人了。”
太后略略拧眉:“太子如今依旧日日在自己的宫里面练武么?”
皇帝笑道:“母后,今日是您寿宴,就不要讲这些了。温儿,习武能够强身健体,也是好事,只是,万事须讲究分寸,不可做出有失身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