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隋明朗有些心不在焉。
“明朗,你的笔似乎已经悬停好久了,是在想什么精妙的词语吗?”
李承奇一本正经地询问道。
隋明朗微微一怔,随即面色微红,道:“没有没有,就是对先生留的作业没什么灵感……”
李承奇伸头一看,发现隋明朗桌案上的纸张空空如也,竟是一个字都没写。
此时,他的文章已经写完了。
再去瞧坐在前面的方邵元和宁为远,虽未写完,墨迹也都有大半张纸了。
李承奇不禁感到奇怪。
上一次先生留的作业,隋明朗那篇《君子之风》是最好的,先生评得好,自己听了也感觉好。今日没灵感,也不至于一个字都写不出吧?
“是在担心郡主娘娘吗?”
方邵元询问道。
隋明朗抬头看他。
这个人,似乎总能猜到别人在想什么。不,大约是自己表现得太明显了……太子殿下说,他今日会去国公府走一趟,此时此刻,殿下是不是正在和清平郡主说话?殿下会如何说呢?
会不会只是跟自己随口一说?
“你也不用太担心,我感觉殿下挺喜欢你的,说不定就……你等一下,我的人回来了。”
贴身小厮站在学堂外唤自家公子,方邵元快步走去,二人低声说了些话,方邵元摆摆手令对方离开,重又返回几人跟前。
“明朗,我打听来一个消息:殿下今日去了国公府,还和安国公及清平郡主说了些私底下的话。”
隋明朗内心一动。
殿下真的去了安国公府。
宁为远奇怪道:“殿下好端端的去国公府做什么?难道是向清平郡主解释安弘毅的事?”
倘若安弘毅是给其他皇子当伴读,犯了错被赶出宫,其他皇子说不准真的得向郡主解释一下。可是太子殿下,没道理吧!
至于帮隋明朗撑腰……这事儿根本不在他的考虑范围内,怎么可能。
方邵元笑道:“具体说了什么,这肯定就打听不出来了,除非你去问太子殿下。”
宁为远没忍住翻了个白眼。
“这话亏你说得出来。”
方邵元没搭理他,又道:“明朗,你若是还担心的话,有个办法。太后的寿宴马上就要到了,若是能准备一份令太后娘娘满意的寿礼,既能讨得她欢心,又能为太子殿下长脸,届时,纵使郡主娘娘嫌恶于你,也会思虑再三的。”
宁为远道:“你少来,太后娘娘常年吃斋念佛,少在宫中走动,想讨她老人家欢心,你做得到吗?”
方邵元扬了扬头:“做不做得到,肯定都要努力试试,横竖她老人家慈悲,一般也不会动怒。”
宁为远摸着下巴道:“你有主意了?”
方邵元道:“送礼的主意嘛,暂时倒没有,但我知道,只需再等上三天,就可以用筹备寿礼的名义回府,就可以去畅饮阁听道逸先生的新作!”
宁为远哭笑不得:“你这家伙!”
隋明朗望着二人拌嘴的样子,嘴角不自觉地扬了扬。
真好。
这就是书中所说的总角之谊啊。
身为庶子,每日小心翼翼地在嫡母手下讨生活,他其实没机会结交什么朋友。唯一勉强算的,大约是舅舅家的表兄,当然,他不确定这种沾着姻亲关系的能不能算作朋友。
两年前,随着舅舅病逝,舅母改嫁,表兄也不知所踪了,如今还在不在人世都是未知数。
“怎么啦?”
“明朗,你这什么表情啊?”
方邵元与宁为远同时望过来说道。
“啊没有,我只是……”
隋明朗下意识地想说,我只是在想该为太后娘娘准备什么礼物。
话到嘴边,他又收住了,停顿片刻,才道:“我只是从没交过朋友,看见你们现在这样,感觉很好。”
在场之人皆是一愣。
没交过朋友?这叫什么话?
一个人长这么大岂会没交过朋友?
李承奇道:“明朗,不管你是怎么想的,昨日我那样对你……你却冒着触怒殿下的风险为我求情,从那时候起,在我李承奇的心里,你就是我最好的朋友了!”
方邵元也反应过来,故作不高兴道:“明朗,你说这话我可就不爱听了,咱们相处的时间虽然不长,但也算开心的,何况能一起聚在东宫给殿下当伴读,那就是天大的缘分,结果在你心里,居然连朋友都不算么!?这真是我听过的最冰冷的话了!”
宁为远补充道:“就是。”
“是我不会说话了。”
隋明朗第一次知道又想哭又想笑是什么意思,他觉得自己现在的样子一定有点狼狈,半垂着头道:“等晚膳的时候,我自罚三杯酒吧!”
说完这些,他抬头看了看面前神态各异的三人,莫名地笑了出来。
其余三人也莫名地跟着哈哈大笑。
本用以读书授课的学堂里传出了连续不断的、属于少年人的、爽朗的笑声。
“不如,我们一起演出戏,作为呈给太后娘娘的寿礼,如何?”
晚膳时分,自罚了三杯酒之后,隋明朗主动提议道。
李承奇不确定地问:“你说的演戏,是指那种戏台班子吗?”
隋明朗点了点头。
宁为远沉吟道:“若说请戏台班子入宫表演,这是很寻常的事情,自己演的话……是不是有失身份?”
李承奇道:“我记得,圣祖时期的九王爷酷爱演戏,府中常年养着戏台班子,但他几乎可以说是圣祖最宠爱的儿子。”
方邵元点点头道:“是的,咱们大衍与前朝不同,并不把登台演戏视为卑贱之事。只是,眼下距离太后娘娘的寿宴没有太久,能来得及排好一出戏么?当日宫里说不定也会请戏班子入宫,以咱们的身份,若是演得不如他们,那可就……”
偏偏想比戏班子演得好,还很难。
隋明朗一时沉默。
方邵元询问道:“你想演什么呢?”
隋明朗道:“秦氏孤儿。”
《秦氏孤儿》是民间很有名的一则历史故事,它讲述的是千年前某个秦氏贵族惨遭灭门,只留下遗腹子秦武,被养父用自己的儿子换了命,精心养大,最终复仇的故事。
在这个故事里,养父牺牲了自己的亲子与荣誉,保护并教育秦武,其付出远超血缘父亲的生死之别,是“养恩大于生恩”的典范。
众人陷入沉思。
隋明朗之所以想演这出戏,是因为进宫前,嫡母和他说了一些皇宫里的事情,其中就包括太后——她并非当今圣上的生母,而是嫡母,当今圣上以孝治天下,故而少有人提及。
方邵元沉吟道:“这个故事确实有可能讨得太后娘娘欢心,但也可能适得其反,或是惹圣上不快。”
宁为远道:“是的,而且咱们都没演过戏,还存在演砸了的可能。”
两人都不赞成。
隋明朗顿时也打消了主意:“是我考虑不周了,那就再想点别的吧。”
李承奇却道:“根据我对老人家的了解——拿我祖母来说,若是有一群小孩子在她面前演戏,哪怕动作笨拙,她也会很开心的。越是年长的人,就越喜欢年轻人围在跟前热闹,我想,太后娘娘应当也不例外。何况,方兄早前不是说,太后她老人家很少会动怒吗?”
停顿片刻,李承奇看向隋明朗道:“明朗,如果他们觉得不好的话,咱俩一起演如何?再多找几个小太监,或是从外面的戏班子挖些人。”
隋明朗惊讶地望向李承奇。
方邵元道:“喂喂,你们这就要抛开我俩单干了?”
李承奇解释:“主要是,我和明朗手头上比较拮据,不比你们俩富贵,若是不演戏的话,恐怕也拿不出什么能上台面的礼物。”
方邵元叹口气:“罢了罢了,如果你们俩一定要演的话,那算上我吧!”
宁为远可不想落单,忙道:“那我也跟了!”
退一步讲,四位伴读共同筹备的寿礼,圣上纵然不悦,看在太子的份上,也不会罚他们的。
说干就干。
事情敲定之后,四人立刻开始分工合作。
“《秦氏孤儿》的主要人物有五个,合并成四个倒是不难,但养母这个角色难以舍弃,何况它对应的才是太后娘娘……所以,我们当中需要有人女装一下。”
宁为远说道。
听见宁为远的话,众人一时都放下了手头上的活儿。
片刻后,其余三人一齐望向了隋明朗。
隋明朗一愣,忙道:“我不行的……”
“你的长相是最合适的。”
“没错,眉清目秀,唇红齿白的,不用装扮,都比大多数的小娘子漂亮。”
“明朗,接受吧。”
隋明朗内心里极为抗拒,最终却不得不接受女装这件事。
只因为登台表演是他提的,这出戏也是他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