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撩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错撩小说网 > [黑塔利亚/APH]救赎之路 > 第22章 22 伪言

第22章 22 伪言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牙买加已经决定要独立公投了,怎么样阿西!美国佬这次可要丢人了!哈哈哈哈哈……”

路德维希正站在一旁,左右臂交替着举起沉重的金属哑铃,一滴汗水从眼眶旁滴下,他下意识地闭紧眼睛。

再睁眼时,他看向发出标志性的尖锐笑声的银发青年,正咧着嘴随意地坐在靠着墙的桌子上,将右腿收到胸前,鞋底蹬在桌子的一角,另一只腿在空中来回晃荡。

实在不成样子!

看来在哥哥走之后,他又要将房间仔细收拾一番了。

可是责怪基尔伯特的话他却说不出口。这几个月以来,哥哥不仅一趟又一趟地来看望自己,送来吃食和衣物这些必需品,更是每一次都对看守的军官软磨硬泡,请求他们让他为自己带些解闷的东西,他手中运动器械、桌上摞着的书籍,甚至窗台上摆放的几盆小型绿植,都是哥哥用这种方式带进来的。

为了他的事情,哥哥也是操碎了心。

想到这里,路德维希忍不住叹息。

“……我们和巴西的海战怎么样了?”

“我们……”基尔伯特将那只腿放下来,抓起桌上的一个黑色的大布袋,从中翻出他的笔记本,摊开放在大腿上,“……有一艘航母坏了,正在修,所以暂时处在防守态势——”但他又立刻抬起头看着路德维希,再次傻笑起来,“不过你放心啦阿西,我们无敌的日耳曼人一定能够扭转局势的!就像200年前那样!”

听到这话,路德维希将手上的动作停下,若有所思地回答,“哦……”他索性将哑铃放回到墙角的地方,用毛巾擦着汗,坐到床上,与基尔伯特相对,“国内呢,有什么状况?”

“老样子啦!亲美分子时常出来闹事,不过戈林副元首都能轻松应对——”他从桌上跳下来,一把揽住路德维希的肩膀,半撒娇式的语气与他粗犷的嗓音听起来十分违和,“阿西!你是不是应该好好感谢本大爷一下?”

路德维希却根本没有看他一眼,仿佛早已习惯他兄长这不靠谱的样子,面无表情地拨开对方的手,“你为他做了什么?为戈林副元首。”

基尔伯特没有半点失落的表情,好像他也已经习惯他弟弟的冷淡,一头倒在床上, “听从副元首的命令,维护国家稳定……”他枕着一只手臂,血红的眸子望着坐在身边的弟弟,“等你从这里出去,我就请示副元首还把这个职位交给你——”说到这里,他长长地呼出一口气,望着天花板,“本大爷可是太想念之前清闲的日子了!”

“……”

路德维希没有回应他,只是闭上眼睛,在胸前抱起双臂。

稳定吗?可是我们维护的是什么样的稳定……?

又是哪些人在为此付出代价呢?

“啊对了,小费里昨天给你打来了电话。”

基尔伯特的话将路德维希的思考拉回到现实之中。

“费里?”他诧异地扬高了音调,立刻转过身来面向赖在床上的基尔伯特,“他怎么会打电话来?”

基尔伯特的右脚正搭在左腿的膝盖上,双手将笔记本举在眼前,慢悠悠地说:“他好像现在在美国——不知道那个美国人跟他说什么了,就急急忙忙地把电话打到你的办公室。”

费里西安诺……在美国?

像是被刺到了敏感的神经,一瞬间,路德维希浑身紧绷。

果然,意大利和美国……

“他说什么了?”

“他让你不要抛弃他,还问你……”拿着笔记本的手向一侧略微移动,路德看到他忍着笑忍到发抖的表情,“是不是喜欢上亚瑟了?”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话音还未落,他再也忍不住,一边猛捶着床,一边肆无忌惮地放声大笑。路德维希真担心会不会吵到值班的士兵。

当然更让他无奈的是,费里西安诺竟会有如此荒唐的疑惑。

“……那家伙脑袋里整天在想什么!??”

“很可笑吧,阿西?居然会觉得你喜欢英国佬!”基尔伯特笑得全身弓成一道弧,片刻才将气息喘匀,用手背揩去眼角笑出的泪花,“他还说,是阿尔弗雷德告诉他,你和亚瑟最近很亲密——小费里还真是个单纯的孩子,美国人的话怎么能信呢!”

原来如此。

一条线索在路德维希的头脑中逐渐清晰。费里西安诺跟随意大利外交官去美国见到了阿尔弗雷德,之前自己对美国人说的话就添油加醋地传到了费里的耳朵里。

“哎——也难怪……”路德维希叹息着摇摇头,眼前闪过费里西安诺如同阳光一样明媚的笑容,他难以想象,这样的笑颜会因为对自己的担忧变得愁容满面。路德维希的目光垂下,满含歉意,“是我的错。出于政治上的考量,我确实对阿尔弗雷德说过,英德是亲密的盟友一类的话。”

“那,我帮你回电话给费里?”基尔伯特终于止住了大笑,问。

“不,你什么都不要说,哥哥。”路德维希立刻拦下他的兄长,低下头来皱起眉头思索着,“你把实话告诉费里,他一定会立刻就透露给阿尔弗雷德,甚至是美国政府,这是重大的外交失误……”他再次叹息,摇着头说。

基尔伯特显然被他的决定震惊,从床上坐起来,扶住弟弟的肩膀,睁大眼睛看着他,“真的没关系吗,阿西?一直让小费里误会你?”

望着对方满怀担忧的赤色眼眸,路德维希坚决地点了一下头,回答:“之后我会当面向他解释清楚。”

铁链与铁门相互碰撞发出沉重的声响,铁窗外的世界向他徐徐展开。

路德维希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走出过监狱的大门了,他记得来到这里时,墙根的杂草能没过脚腕,如今就连它的枯枝败叶都已被初雪覆盖。

一左一右两名灰绿色制服的国防军以及手腕上冰冷的铁铐都在提醒他,他仍然被牢牢束缚着。

他被带到监狱旁的办公楼中一个门上挂着“询问室”标牌的房间外。

一名士兵上前轻敲了敲门。

“请进。”屋内传来的男声说道,路德维希分辨不清是谁的声音。

但是当他迈进房间的一刻,他立刻认得,那是国防军情报处主任莱因哈德·盖伦。

瘦小的背影正抬头望着窗外纷纷扬扬的飘雪。不同于监牢中或审讯室,虽然这里的窗户也被一道道铁栏杆封死,却更加宽大,能清楚地看见外面煞白的天地。

一本报告书摆放在桌子的中央,上面印着他熟悉的字体和图案。一侧是一支钢笔。

盖伦转过身来,对路德维希挑起一个微笑,随后目光落在手铐上。

“这个就不用了,下士。”他对士兵说,“祖国先生不会伤害我们。”

于是一名士兵应了一声,端起他的双手,将钥匙插入锁链中央的锁孔之中,“啪”的一声,两只铁环同时被解开。

路德维希缓缓地转动手腕,以缓解关节的疼痛。

“请坐吧,路德维希·贝什米特先生。”中年的国防军中将为他拉开桌子一侧的座椅,请他坐下,他本人则坐在更靠近窗户一侧。

“谢谢您,主任。”路德维希回答。

他确实对这位将领心怀感激,虽然之前在调查元首遇刺案之时利用了自己在元首面前的威信力,以至于让他被迫卷入政治斗争的漩涡中无法脱身,但是在那个暗无天日的审讯室中,这位一向明哲保身的将军却破例帮了他。

盖伦向两位国防军下士摆手,示意他们离开。

门被关上,锁头扣紧发出了一声响动,询问室中只剩下坐在桌子对侧的他们二人。

“恭喜您,贝什米特先生。很快,您就可以重获自由了。”盖伦和善地笑着说,他将桌上的报告书掉转过来,正对路德维希,伸手示意请他打开。

报告书不是很厚,大约只有二十页左右。翻开封面,第一页写着标题“路德维希·贝什米特先生亚琛事件的最终调查报告”。

随后第一部分的首行首页就清楚地写着情报处的调查结论——“路德维希·贝什米特先生受到HMMLR恐怖分子亚瑟·柯克兰的教唆,在亲美分子挑起的亚琛暴乱中,对敌对势力产生了同情……”

“这也太荒唐了!”德国人皱起眉头,一边看着这些文字一边说,“他是我的手下,我怎么可能被他教唆?”

他翻了两页,看到对亚瑟的调查的部分。

“情报处已经查明,亚瑟·柯克兰伪装为英格兰王国外交部的公职人员,实系英格兰恐怖组织HMMLR潜入英格兰政府部门的间谍,伺机挑拨路德维希·贝什米特先生背叛大日耳曼国与团结协定……”

“你们把他抓起来了?”路德维希停下翻动书页,突然抬起头来问这位国防军将领。

对方面无表情地摇头,“不,他已经跑了。在事发之前。”盖伦说着,将报告书继续向后翻,翻到贴着一张黑白照片的一页,路德维希看到图片上是大火过后断壁残垣,他仅能从残破的支架结构中辨认出,这里曾经是一座二层的房屋。

盖伦用食指指着它解释道,“7月13日深夜,亚瑟·柯克兰放火烧毁了自己的宅邸,然后离开了伦敦。并在保险箱中给英格兰政府留下了一封信。”

盖伦翻到下一页,是一封英语的书信的影印件,路德维希能认出那是亚瑟的笔迹——

致英格兰政府:

在告知我的去向之前,我必须承认,在过去的十七年中,我一直与我国各个时期存在的反德地下抵抗组织保持着秘密的联系。在最近的十年中,你们所熟知的HMMLR也数次受到我的帮助。可笑的是,无论是你们或是德国人,都愚蠢地认为我是忠心地服务于德国人治下的傀儡政权的。

我并不为我的所作所为感到愧疚,相反,我越来越确定,我的选择的正确性,并将继续下去。

因此,我将抛弃伪政府公职人员这层虚假的伪装,在此向所谓的英格兰王国政府正式提出辞职。

为了女王陛下和她的人民。

亚瑟·柯克兰

1962年7月13日

路德维希紧皱着眉头,凝重的目光扫过一行行的字迹,只感觉周身的温度愈加灼热,烧得这个小房间中的空气也逐渐稀薄,他的呼吸也下意识地变得粗重,浑身的血流也在变得滚烫,仿佛一个温度和压力都在急速膨胀的密闭空间,下一秒就要爆发了一样。

但就在即将被点燃的瞬间,他却出乎意料地镇定下来。

他觉得很反常。

确实,十多年以来他都在怀疑亚瑟与抵抗组织的联系,亚瑟更是亲口向他坦白过这件事。但是在和阿尔弗雷德的私人谈话中,亚瑟也明确拒绝了对方提出的合作的意图,他对自己说他认为美国不值得托付,并不是在骗自己。

如果不是出现了什么令他难以忍受的变故,亚瑟一定不会放弃协助政府的职责,而冒险投身于一个前途未卜的民间准军事组织。

到底是为什么呢?

路德维希用指关节扶着下巴,注视着满页的文字,沉默地思索着。

“——因此,戈林副元首认为,您完全是受到了敌人的诱骗。绝非存心与纳粹党作对。”国防军将领从桌上端起水杯,问他,“您有什么疑问吗,贝什米特先生?”

路德维希缓缓地摇头。

他不会问政府和军方高层。通过亚琛事件的遭遇,他逐渐明白,在这群人心里,牢牢地握紧手中的权与利才是他们唯一关心的,真相从来不重要。

从他们口中,他能得到的答案无非是将一切罪责归咎于亚瑟和HMMLR,即使是他放走自己的国民这种和英国人扯不上半点关系的事情。因为对方威胁到他们的利益,他们就对事实遮遮掩掩,编造出一些似是而非的逻辑,为那些人扣上所有可能的恶名,宣布给他们治下的民众,好让对此一无所知的普通德国人坚定地团结在逆万字旗帜之下,拥护纳粹党的统治。

他想要了解真相,了解一切的真相,用自己的所见所闻,和自己的头脑去分析,不需要别有用心的一言堂帮他加工这些信息。

当然,他首先要做的,是从这里出去。

把所有的罪名都让一个下落不明的人揽下,从实用主义的角度出发,是个不错的办法。相比于再有人无辜受牵连。

“我可以认同这个结论,没有异议。”路德维希思考了半晌之后重新抬起头看着盖伦那双深沉的双眼,“但是,如果情报处首先抓到了亚瑟·柯克兰,可否还像之前一样,先告知我?我有问题要问他。”

“当然。您在这件事情上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