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番外!!
维拉·奥菲恩传1
自从二十年前的第三次魔法大战和十五年前的大政变之后,尘埃落定,看起来一切已经走回了正轨。联盟政府治理下,无论是重新划分禁魔区,还是组织“返乡运动”、建设全新魔法交通网,设想中安居乐业、欣欣向荣的新世界似乎成了现实。
哪怕是原本在保密法时代生长的人们,也逐渐遗忘了巫师与非巫师之间泾渭分明的往事。更不用说近些年的年轻人了,他们无法想象巫师与非巫师分隔的世界究竟是什么样的——如果是那样的话,人们该怎么生活?
温暖的阳光下,勒温公园孤儿院的孩子们正在草地上玩耍。勒温公园孤儿院是英国汉普郡勒温公园社区的公立儿童福利院,多年前的动乱造就了一批孤儿,但他们如今被照顾得很好。这所孤儿院收容健全孤儿(该地区的残疾孤儿统一由西城孤儿院安置),对这些孤儿进行收养、教育。
勒温公园孤儿院是一座三层楼独栋建筑,现有34名孤儿,男孩15名,女孩19名。有院长一名(艾米丽·迪瓦尔女士),保姆六名(社区工作人员),护士五名(来自社区医院),另有启蒙老师五名(社区学校教师)。就像是海报上写的,“勒温公园社区——关注儿童成长”,孤儿院征集了社区内十位独居、寡居的适龄无业妇女在勒温公园孤儿院担任兼职母亲一职,每人照顾3~4名儿童。
孤儿院内的儿童会在孤儿院接受学前教育,到了7岁就会进入社区学校学习一般课程,如英语、数学、体育等等。按照常规,在他们11岁时,会由社区学校组织,统一接受魔法检测,如有儿童检测出魔法,则需要在社区的魔法教师的指导下接受每周一到两次的魔法启蒙课程。毕竟魔法不易于掌控,魔法启蒙课程可以确保巫师最基本的控制魔法,不伤害别人或是自己。课程和测试并不难,少则一年,多则三年,这些儿童就能学会控制自己体内的魔法了。
而我们的主角,维拉·奥菲恩,此时也正坐在草地上,沐浴着阳光。
她的父母都是巫师,按照几十年前的过时观念,她是“纯血”——如今几乎没有人再会提这个概念了。在返乡运动中,禁魔区尚未完善,大量巫师来往于不同大陆和国家之间,进行运输物资、保护船队、加固结界等工作,这项工作很能赚钱,但也风险重重,一旦魔法出了纰漏,很有可能造成伤亡。后来有研究者指出,大西洋的航道上有一片海域,魔法在那里失灵,炼金物品也会磁场混乱,是自然形成的禁魔区。传说海怪在那里肆虐,一旦船只偏航,靠近那片海域,很有可能就会全体葬身鱼腹。
数年前,维拉的父母在护送船只的过程中不慎偏航,船只便在神秘海域失踪。这对夫妇并不是格外杰出的巫师,按照现在的标准只是“普通巫师”,留下的财产不多,亦没有房产。夫妇俩原本在出行前拜托了邻居照看维拉几天,但二人许久不回,邻居担心之下,多方打听,才得知二人失踪,询问了社区帮助,社区于是将维拉安置到孤儿院,更便于她得到照顾。
维拉于是在孤儿院慢慢长大,进入社区学校学习,随着时间推移,她展现出了一些魔法天赋:她能让桌椅自行移动,能让风吹起地上的落叶。很快这样的天赋得到了证实,在魔法检测中,她是班级里唯一一个能够让水晶球发光的人。
维拉虽然性格很友好,但她并没有太多朋友,究其原因,她的个人习惯占了很大一部分:她时常一个人发呆,以至于经常错过别人说的话,这让很多人拿她没办法。魔法检测之后,每星期五下午她都要和学校里另外六个学生一起去活动室,接受社区的魔法老师蒙哥马利先生的指导。蒙哥马利先生在取得了普通巫师等级后没有选择继续魔法教育,而是在普通大学取得学位,成为了社区工作者,负责该社区的儿童巫师启蒙教育。
维拉此时此刻坐在草地上,等着的人就是蒙哥马利先生了。她盼着蒙哥马利先生今天能来,又担忧他真的来了会造成怎么样的结果。她已经发呆了半个小时,脑子里回想着前几天的考试,她觉得自己考得不错……
隔着很远,她终于看到了蒙哥马利先生的身影:光头,络腮胡,方框眼睛,一眼就认出来了。蒙哥马利先生隔着很远对她挥手,很快他走到了栅栏旁边,维拉站起来,拍掉身上的草屑,“您好,蒙哥马利先生!”
“你考得很好,维拉。”蒙哥马利先生笑道,他手上拿着个文件夹,“我们得去和院长女士说一声!走吧!”
维拉心中十分雀跃,脸上有一个小小的微笑。她带路,和蒙哥马利先生到了院长办公室。迪瓦尔女士和蒙哥马利先生握了手,蒙哥马利先生随后展开那份文件夹,宣布说:“维拉通过了基础魔法考试,按照联盟政府的标准,她具备控制自身魔法的能力。”他看向维拉,“恭喜你。”
“恭喜你,维拉。”迪瓦尔女士也对维拉露出微笑。维拉从蒙哥马利先生手上接过证书,反复看了几遍,郑重地捧在手里。
“那么,维拉,你要考虑的接下来的一件事就是,你是想要留在社区学校,还是申请魔法学校。”蒙哥马利先生说,“你的成绩很好,留下来也是很好的选择。但是根据我的个人经验来说,去魔法学校学习,拿到普通巫师的等级,对找工作很有帮助。但是,当然啦,拿到普通巫师等级也并不是那么简单。你要好好考虑。”
维拉已经做好了打算,她立刻就说:“我想去魔法学校。”
“很好,维拉,不要浪费你的天赋。”迪瓦尔女士也很高兴,“我们都很高兴这儿也能有个巫师!”
蒙哥马利先生留下了几本小册子,是一些维拉能够报名的魔法学校。战后的魔法教育发生了堪称翻天覆地的变化,据维拉所知,原本英国境内只有霍格沃茨一所魔法学校,招收十一岁小巫师。但后来,随着全新的巫师等级划分,霍格沃茨成为了高等巫师学院,是如今英国魔法领域的最高学府,只招收已经具有普通巫师等级的巫师入学,且入学考试格外严苛,而这样的高等巫师学院在英国境内也不少。面对小巫师的学校,则随着巫师的人数增加,如雨后春笋一般越来越多了。
这天下午,出门卖女童子军饼干的时候,维拉就拿着小册子和她的基础魔法考试证书,到了街区的传送阵,花一英镑去了城南的广场。维拉生在魔法交通网彻底普及的时代,虽然她对汽车同样熟悉,却还是更喜欢方便快捷的传送。传送是没有魔法的普通人也能使用的交通方式,也更便宜,但要是巫师,就可以省下这笔交通费了,这在维拉心中是很大的一笔账。
过了广场上还有两只眼睛的哈莉·波特铜像,又穿过一条小巷,就是老布鲁斯托的家了。老布鲁斯托是城里德高望重的老巫师,他参与过第二次魔法大战、第三次魔法大战和大政变,原本他可以做一个有权有势的政治人物,但他实在害怕成为人们目光聚集的中心,只愿意和老邻居们交际。他也很乐意和城里的童子军们开玩笑,维拉很喜欢他的笑话,当他得知维拉有魔法天赋的时候,他特地给维拉烤了个大蛋糕。
在老布鲁斯托的家里有一面墙的陈列柜,摆的都是他的荣誉:勋章,军衔,曾经的长袍,合影,数不胜数。但这现在就和他的咖啡杯收集一样,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只用于给孩子们展示他的故事。
老布鲁斯托有一箩筐的故事,他二十多岁时,巫师界还是隐藏着的,他在魔法商店打工,日子过得无聊极了。后来他决定去“麻瓜大学”(指的是普通大学)学习,后来又和其他的同伴们被哈莉·波特本人召集,成为了最初的普罗克骑士中的一个。他给维拉讲过他在美国的集会,还有坐船去埃及的事,埃及美丽又神秘,他那时共事的人都是如今鼎鼎有名的人物,包括真正的施沃森伯格本人和现任联盟政府主席约瑟芬·艾伯斯塔本人。他们一路打下地中海周围的南欧和北非,和黑魔王打了第二次魔法大战,战胜了黑暗势力,过了几年,又在第三次魔法大战中彻底打破保密法,又过了几年,发动大政变、组建联盟政府——老布鲁斯托再也受不了身为波特政府核心成员的高强度工作,他辞职回了老家,发誓这辈子不会再染指政治。去年,在那场举世瞩目的葬礼那天,他曾经告诫维拉:哈莉·波特完成了她的使命,终于可以休息了——她死得太早就是因为她是个工作狂,生命在于休息,劳逸结合才能长命百岁。
老布鲁斯托说得没错,如今人们的寿命越来越长,巫师的寿命更是如此,而波特身为公认的最强巫师,却在壮年逝世,实在是让人扼腕叹息。
维拉按门铃时,老布鲁斯托正在看报纸。他开门看到是维拉,立刻笑脸相迎,又见到维拉展示给他看证书,老布鲁斯托脸上的笑容更深了:“我就知道你可以的,小维拉!”
“我告诉了院长女士和蒙哥马利先生,我要去魔法学校。”维拉说。
“你带来了介绍学校的册子吗,姑娘?噢,太好了——我可以替你参谋参谋!”老布鲁斯托跃跃欲试,“我那时候只有霍格沃茨一个地方可去,没什么可以选的呢!”
——事实上,这就是维拉此行的目的了。她想要听听老布鲁斯托的意见。维拉喜欢魔法,是一种朴素的热爱,她不是为了更好找工作、学魔法能延长寿命之类的目的,只是因为她爱魔法本身,她喜欢施法的感觉,也喜欢看别人施法。所以她一定要去魔法学校,即使她身无分文,要借助学贷款才能交上魔法学校的学费。
册子里有多所魔法院校,都是提供初级巫师教育的,公立的联合魔法学院、施塔尔男巫学院等,私立的也有特雷斯特魔法学院等等许多。
维拉和老布鲁斯托埋头于那几本册子一下午,维拉最看中的是公立奥斯本女巫学院,能提供初级(普通巫师等级)、中级、高级魔法的一贯制教育,这正是维拉所期望的。一般人在完成初级魔法学习、拿到普通巫师等级后就不再学习魔法了,但维拉不打算那么做,那只是学会“使用魔法”而已,至于魔法是什么、魔法的原理、新魔法的发明,则不会深究。奥斯本有中级和高级课程,能够授予中级巫师和高级巫师等级证明,作为公立学校,学费并不昂贵,而且有不少奖学金。
在不得不回去的时候,维拉和老布鲁斯托敲定了章程:维拉要同时申请奥斯本、联合和利物浦的一家私立魔法学校。
对于初级魔法入学者,申请并不会多复杂。她回到孤儿院,在羊皮上画好魔法阵,将自己的魔力仔仔细细地排列分布好,然后按照小册子上的指引,填写好信息,再对羊皮纸念咒语和指令,它们会自动显示在学校那边。这种步骤要对几个不同的学校分别重复,因为学校各自要求的魔法阵和咒语指令都不相同。
维拉要积攒魔力,把这几次申请放在了相隔几天,让自己的羊皮纸看起来十分完美。
接下来的日子里,维拉格外担心自己会不会没有报上名,会不会被拒绝,会不会只能留在社区学校,学不了魔法。但她忧心忡忡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夏天到来了,院长把她叫去了办公室,因为维拉收到了奥斯本的录取通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