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撩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错撩小说网 > 何处飞来双白鹭 > 第166章 阳奉阴违貌合神离

第166章 阳奉阴违貌合神离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娉姐儿于上元佳节走失,被谢载盛和谭舒愈报信送回这件事,当时就把余氏吓得不轻,生怕两人中的任何一方“旧情难忘”、执迷不悟,做出什么有损几家名誉的事情来。为此不仅旁敲侧击地向丈夫殷苈沅仔细打听,还连着好几日小心地观察娉姐儿的神色,过了许久没有察觉异常,才渐渐安定下来。

如今听见谢太太提起此事,她又如何能不惊慌。

况且余氏虽然向来沉稳,颇有主母风度,但在一母同胞的姐姐面前,她总是不由自主地露出几分小女儿态,好似仍旧是当年那个未出阁的,千娇万宠的余家老幺。

谢太太见妹妹神色惊慌,忙宽慰道:“你放心,不是我那个小畜生的事!”见余氏立马松了一口气,忍不住笑着打趣她,“平日里千伶百俐的人,怎么遇上这件事就憨憨傻傻的,你也不想想,若是他们两个有事,我一月份就要来寻你了,怎么会一拖拖到十月里?”

余氏自己也笑了:“我也是关心则乱了。”又问道:“不是侄儿的事,又是因为什么?”谢太太便道:“是新宁伯府谭家。你也知道,那一日你们殷二娘遇到的除了我们家那个臭小子,还有新宁伯府的世孙。谭世孙好似对你们二娘子一见钟情了,世子夫人有意提亲,便请我来做个说客。”

世家大族谈婚论嫁,讲究一些的人家往往会先请一位相熟的、有福有德的夫人保媒,请她到女方家里先说说男方的情况,问清女方是否有意。若说通了,男方便请了官媒正式登门提亲,婚事成了之后,谢大媒时,保媒的夫人和官媒都有份受礼。毕竟若不提前知会,贸然请了官媒上门,却被拒绝,这脸就丢大了,两家结不成亲本就尴尬,再没了脸面,就反而结仇了。

故而似当年郑太太寻姚氏百般打听谢载盛的情况,也是有意请姚氏保媒的意思。而如今谭家有意求娶娉姐儿,请谢太太居中说合,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谭家与谢家相厚,谢家又是殷家的近亲,由谢太太作为纽带再合适不过。

只是谢太太虽然碍于两家的情面不能不答应,本人却因为过去那件尴尬事,觉得十分为难。

余氏听见是喜事,不是丑事,心情便放松了下来,笑道:“这是件喜事,你怎么愁眉苦脸的,害得我跟着担惊受怕。”又替谢太太出主意,“你就当从前的事没发生过,横竖盛哥儿已经娶了媳妇,如今我们娉姐儿也有好人家来求,两人各自嫁娶,不出一两年,从前年少时的荒唐事,就抛到九霄云外了。”

说完这件事,在余氏看来,谢太太的为难已经被解决了,于是顺理成章地关怀起了谢家其他人的情况:“姐夫近来可还康健?前些日子我们葶甫得了一尺斗方,说是什么名家之作,还念叨着要请姐夫一块儿赏鉴……两个侄儿仕途都顺遂不?顾氏和祝氏相处得如何?妯娌之间不住一块,想必也没什么龃龉……上回瑾姐儿替她女儿问起西席的事,我们的许先生虽然不必替娉姐儿、婷姐儿上课了,但还有个娟姐儿要教,倒是走不开,不过若瑾姐儿舍得,倒是可以让小囡囡也像瑜姐儿一样来我们家借馆……瑜姐儿怀相可好?赶巧我们桃姐儿最近怀了第二个,就比瑜姐儿晚了些许,表兄弟姐妹之间岁数离得近,将来也更亲近些。”

谢太太便一一回答余氏的问题:“你姐夫一切都好,他最好收藏那些名家字画了。难为妹夫想着,下个月张家老太爷生辰,他必要到京中吃席的,顺道上门拜访,来你们这儿看那个斗方去……瑾姐儿已经收着你的信了,她是看妹妹得了许先生指点,琴棋书画的技艺突飞猛进,才一心想求许先生出山,不过她肯定舍不得小囡囡出门借馆的,只能另外请了个女先生。也给你回了信的,许是路上耽搁了,你还没收到……瑜姐儿怀相不好,我也正发愁呢。上回收着你寄过去的安胎之物,还念叨着要谢你,可惜吐得厉害,甚至不能提笔,只好托我转达谢意。我今日上门,她一并还请我向你们的二娘子、三娘子致意,说若不是吐得走不动道,说什么也不会错过她们的及笄礼。”

说完叹息一声,才开始回答方才被跳过的问题:“祝氏和顾氏倒是相处得不错,如你所说,两人不住在一处,一年到头也难得见面,彼此倒是客客气气的。各自有着本家、岳家提携关照,两个儿子仕途上也没什么为难的地方。就只是那个小畜生,简直是天上降下来折腾我的魔星!”

说到此处,谢太太又重重地叹了一口气,看了余氏一眼,道:“我也只能同你说说了!你不知道我心里的苦……从前时不时过来找你,和你倾诉,得你开解,还觉得好些,自从我们少了往来,许多事我只能在心里闷着,别提多难受了。你可知道,这小畜生,虽然太太平平娶了顾氏,没闹出什么幺蛾子,可他——他——他不肯和顾氏圆房!”

语毕,谢太太不禁以手掩面。余氏则倒吸一口凉气,屈指数了数日子,愕然道:“怎么说?他们成婚也有一年多,快两年的辰光了罢,难不成还没有圆房?”

谢太太叹息道:“那倒也不是,”她仍旧未松开掩面的手,声音从指缝里传出来,带着几分羞愧,又带着几分哽咽,“虽然早在成婚之前,谢、顾两家就合力在京中置办了宅子,但婚礼是在密云的老宅里举办的——毕竟想要成为谢家妇,总要进我谢家门,住到庙见之后才能搬到京城去。这说的就是在老宅里的事,你也知道,新婚圆房,次日敬茶的时候,喜嬷嬷是要捧着新妇的喜帕给婆婆看的。第二日敬茶认亲,我瞧见喜嬷嬷似有几分强颜欢笑,就觉得不对,敷衍过场面之后私底下询问,才知道两人根本没有圆房,匣子里装的‘喜帕’,是那小畜生割了手指滴了两点血上去应付的!”

说到此处,她吸了一口气,竟发出了一声短促的笑声:“那两滴血,敷衍个毛头小子都不够,他还想拿来敷衍精通燕喜之道的嬷嬷!”笑过之后,谢太太的声音复又变得闷闷的,“我察觉不对,还要按捺着,陪新妇认亲。顾氏倒也稳重,新婚之夜受了这样大的委屈,面上竟一点都未曾露出来。到了半下午宾客渐渐散去,我捞着功夫,连忙拿了那小畜生进来问,他竟然理直气壮地反问我,说什么他已经听话地把顾氏娶进门了,我和他父亲还有什么不足?难不成要押着他关到顾氏的床上,直到生出儿子来,我们才肯放过他?”

谢太太松开手,胡乱理了理有些蓬乱的鬓发,露出被憋得微微发红的脸颊,似溺水之人短暂浮出水面一般,近乎贪婪地深吸了一口弥足珍贵的空气,才继续道:“我知道他拉着不走,打着倒退,偏生还那样能说会道,若我跟他呛起来,非但说不过他,还能被他活活气死。我只好温言软语地劝他,我对他说:‘你可知道,为何你明明应付过了喜帕,母亲却还是知道你们没有圆房?只因为一个女人,是未经人事的女儿家还是有了丈夫的妇人,观其眉眼、身段、步态,是看得出来的。世家大族的当家主母身边,总有一两个精通此道的燕喜嬷嬷,便是主母看不出来,她们也会告诉主母知道。你今日连母亲都瞒不过,三朝回门的时候,你如何瞒得住你丈母娘?顾家得知你不肯和他们家女儿圆房,心里会怎么想?’”

“那——盛哥儿他听劝了吗?”余氏忍不住问道。

“听了。”谢太太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抹带着淡淡嘲讽的笑容,“当天晚上,他们的新房里就传来好大的动静,顾氏一直在挣扎尖叫,声音几乎要传到我的院子里。第二日顾氏来请安的时候,脖子上、耳朵背后,点点都是红印子。眼圈儿都是黑的,神情……就好像惊弓之鸟,满是不安。”她语气中渐渐流露出一丝不忍,“我明白谢载盛的意思,他就是这样走极端——既然没办法瞒着别人他和顾氏没有圆房的事,那就顺了我们的心意,跟顾氏圆房,还要让每个人都知道他们已经圆房了,所以闹出那些声音、那些印子。”

“你是没有看到祝氏看顾氏的眼神……莫说祝氏了,家中的仆妇,看顾氏的神情也带着异样。一个新婚两日的新娘子,就被他弄得在家里抬不起头来。顾家捧在手心里养大的宝贝女儿,在他跟前,竟连一丝尊重、一丝柔情都得不到,连人伦大礼,都行得如此折磨。我真是没有脸面去见亲家!”谢太太抹了抹眼角,“真真湘灵这孩子惹人疼,遭到这样的折磨,没有半句抱怨,隔日三朝回门,也没有跟娘家人诉苦。我提心吊胆了许多时候,顾太太却一直待我亲亲热热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