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其乐融融,那边的刘金凤带着孙子下山后,在回家的路上孙子小宝就醒了。
刚醒的小娃娃一开始还有点懵,自己怎么一直在动。回过神才发现自己是在奶奶的背上。
“奶奶?”细小的声音让刘金凤脚下的动慢了下。
这是小宝醒了!
因为小宝是用被子包裹着捆在自己身上的,所以刘金凤就没有立马把孩子放下来。就只转过头,声音慈爱,“小宝,奶的乖孙醒了。等等啊,咱们啊很快就到家了。”
“嗯。”小宝好奇的往两边望了望,陌生的田野景色让他十分惊讶。
因为一直睡着,他自然不知道怎么一觉醒来就和奶奶在外面了。记忆中他只记得他和奶奶一起坐了很久的车,等到回到老家天都黑了。
身体的难受让他吃不下任何的饭,只喝了点水就忍不住睡下了。
“小宝啊,告诉奶奶,现在身体有没有不舒服的地方?还头晕想吐吗?”刘金凤不放心的问道。昨天一天都在车上,孙子只说头晕晕的,也吃不下饭。
等到回到家,自己熬了粥,又做了蛋羹,想着小宝该饿了。可谁知道吃了没几口孩子就又吐了。
最后只喝了点清水,就受不住睡着了。
孩子身体这么弱,还吃不下东西,这怎么能不让她着急?
小宝听到奶奶的问话,小眉头轻轻的动了一下,感受了一下自己的身体。
“奶奶,小宝饿了。想吃鸡蛋羹。”
孩子奶生奶气的声音就在自己耳边响起,刘金凤的眼泪顿时就忍不住流了下来。
可声音却还是慈爱的道:“好!奶奶知道了。咱们走快点!回家奶奶就给小宝蒸鸡蛋羹。撒点小葱花,再滴几滴香油,香喷喷的鸡蛋羹就做好了。小宝要多吃点好不好?”
“好。”小宝重重的点了点头,“小宝可以吃一大碗。”
“好,奶奶知道了。就给小宝做一大碗,吃了小宝的病就好了。”
刘金凤只觉得此时自己身上有使不完的劲。来时的忐忑和担忧仿佛已经被消除,只剩下快点回去给孙子做饭的念头。
细长的土路上,两边是一望无际绿油油的冬小麦。初冬的风带着寒气,连带着人的呼吸都带着白茫茫的雾气。
幼小的孩子在后来长大后很多事情都记不清了。但车上奶奶温暖的怀抱和此时被奶奶背在幼时的自己觉得十分宽广的后背上的那种感觉,让他即使老到了儿孙满堂时却还是没有忘掉。
那是奶奶对于自己的爱。
回到家里,刘金凤亲眼看到小宝整整吃了一碗鸡蛋羹,又喝了小半碗粥。
之后她没敢离开,又守着小宝守了半个小时。看着孩子坐在床上,乖巧的玩着玩具的模样。刘金凤的心是激动和雀跃的。
小宝没有吐!
要知道,因为一直打针吃药的缘故,小宝的胃口一直不好,通常吃了没多久就要吐出来,为此在医院还挂上了营养液。
可今天,小宝的胃口明显好了许多。吃了那么些,现在居然都没有吐。
刘金凤顿时就想到山上徐神医给小宝针灸的过程,神异的不行。
小宝现在这样,肯定是针过灸的缘故。
刘金凤无比笃定的想。
此时,对神医能治好自家孙子的病的信心,刘金凤瞬间膨胀了起来。
顾不上许多,赶忙拿了钱,又找了堂妯娌来家里帮忙看顾着小宝。自己就匆匆忙忙的赶去镇上抓药去了。
跑去镇上抓药的刘金凤不知道本来远在国都的儿子儿媳此时已经乘坐了从国都赶到老家的火车。
李振和罗心雨本来昨天晚上就要连夜赶回来的。
但无奈,当天时间已经很晚了。老家地属于偏僻,每天的车次本来就不多,当天的火车都已经发完了。要想坐就只能等到明天上午9点多的班次。
焦急之下,俩人晚上直接就没回家。就坐在车站的椅子上干等了一夜。
第二天直到9点多,俩人才坐上返回老家的火车。
对孩子的担心,已经让俩人无瑕顾及工作上的事了。好在俩人平时工作认真,单位也是有名的国企。单位领导也都知道他们家中的情况。
所以昨个跟领导这么一说,假很快就批了下来。
俩人匆匆忙忙的下了火车,时间已经到了傍晚。
等到夫妻俩转车坐了大巴,又徒步走了一个小时回到村子天已经黑透了,只剩下天上的星和村子里点点的灯光在亮着。
心急如焚的俩人,路过一阵又一阵的鸡犬声来到自家的老房子门口。
里面的人显然还没睡,昏黄的灯光在漆黑的夜晚从门缝漏出来。院子里隐隐的飘出来一股药香。
深吸了一口气,李振在媳妇的催促下敲响了大门。
两边邻居家的狗鹅顿时就叫了起来,没等自己娘开门,右边的邻居就打开院门望了过来。
“谁啊?”
深吸一口气,李振声音提高道:“叔,是我,李振!我们回来了,不好意思这么晚打扰您了。”
“哦,哦!是李振啊!”邻居的大叔听到熟悉的声音,眯着眼睛趁着月光看见了李振的脸,“这么晚了回来,你娘应该还没睡,刚刚还听见孩子笑呢。”
闻言,俩人动作都是一顿。心中第一时间都觉得对方怕不是在说瞎话哄他们吧。
心里这样想着,嘴上却说:“好的,叔您赶快回去歇着吧。外面有些冷,别冻着了。”
对方出来也是看看情况,知道是邻居家孩子回来,寒暄了两句就放心回去了。
这时候,自家的大门也缓缓的打开了。
面对风尘仆仆赶回来的儿子和儿媳妇,刘金凤心中说不出的心虚。
“大振,小宝他娘。你们回来了?”
“娘,孩子呢?”俩人见到刘金凤的第一句就是问孩子。
“孩子在屋里。”刘金凤刚侧过身子,就见儿子儿媳妇往堂屋奔过去。
心急的两人推开堂屋的门,迎面而来的就是暖和,带着橘子清香的空气。
旁边的碳盆烧的正旺,上面的铁丝网上考着红薯和橘子。
孩子穿着厚厚的棉袄,坐在被窝里。手里拿着一条毛线绳子,自娱自乐的在翻花绳。
暖和,悠闲,玩乐的孩童。
这一幕让交际紧张了一天一夜的夫妻二人怔在了原地。久久不能动弹。
孩子当然也看到了父母,顿时惊喜万分,瘦弱的小脸上露出笑容,“爸爸!妈妈!你们来接小宝了。”
孩子的喊声叫醒了两人。两人不敢置信的对视了一眼。随后罗心雨脱下身上厚厚的棉服,搓了搓手,小心的坐到床边认真的打量儿子。
一样瘦弱的小脸,但不知是不是屋里暖和的缘故,小脸上难得的透了点血色。
眼睛亮晶晶的,精神头也比在医院好了许多。
虽然老家没有暖气,但屋里烧着碳盆,孩子身上穿着厚厚的棉袄,也不会觉得冷。
这一刻,这一幕。让这个从知道儿子被婆婆带走就开始揪心的母亲如释重负。
早已经红肿满是血丝的眼睛再次流出了泪水。这些泪水是后怕,也是庆幸。
三个大人当着孩子的面都没有说什么。等把孩子哄睡着,看了又看孩子酣睡的小脸后,三人才来到隔壁的屋子里。
面对二子和儿媳妇,刘金凤此时心中是既心虚又愧疚。唯独不后悔。
罗心雨进了门就坐在床边不言不语,李振看了眼媳妇,又看了看明显手足无措的老娘。心中满是无奈。
“娘,您怎么能不跟我们说一声,就给孩子办了出院还带着孩子回了老家。这么远的路,孩子还这么虚弱,这要是出了什么事可要我们夫妻俩怎么办?”怕吵醒孩子,李振是压低了声音说的,但语气中的不满谁都能听到。
面对儿子的指责,刘金凤的心中也是充满了委屈。
“我知道我不该不跟你们说一声就带孩子回来。但我能咋办?医生私下里跟你们说的话我都听着了。小宝是你们的孩子,但也是我孙子。我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小宝就这么躺在医院里送了命!小宝要是有个万一,这跟要了我这条老命有什么区别?”刘金凤说着就控制不住的哭了起来。
虽说哭,但还是控制着声量,压抑的哭声去更让人揪心。
而旁边,罗心雨早已经泪流满面。这个短短两天就就憔悴了许多的女人此时连哭都是无声的。
李振也是抑制不住的红了眼眶。仰头深吸了一口气,“娘,我们知道您疼小宝,但小宝这病只有在医院才能有最后的希望。医生说了,小宝随时可能发病,只有在医院才能随时应对这种情况。”
“不!小宝不能回去。”刘金凤打断了儿子继续要说的话。
“今天我带着小宝已经去看了医生,医生说只要按照他的方法治疗,最坏小宝也能保住命。”
“就像上午神医刚给小宝针灸完,路上小宝就醒了,还跟我说他饿了。我给小宝打了两个鸡蛋做了鸡蛋羹,小宝全吃完了,又喝了小半碗粥,都没有吐。中午我给小宝泡了药汤,喝了药后下午小宝睡了三个小时,醒了又吃了一碗面条,一直到现在孩子都好好的。”
“小宝肯定能治好的。你们不能把他带回去。”
刘金凤这一段话,说的顺畅又斩钉截铁。却像一阵惊雷,把李振和罗心雨的心都振的一阵狂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