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撩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错撩小说网 > 寡夫郎家的小酒楼 > 第12章 第十二章

第12章 第十二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十二章

八兴坊三巷子崔家。

崔大宝今年二十八,是家中独子,上头有个近五十岁的老爹,因他阿爹早逝,父亲疼爱,从小长到大没吃过什么苦头。

崔父鳏夫带儿子是很惯孩子,崔大宝七岁时,崔父送儿子进私塾识字念书,念了没三年,崔大宝坐不住,去私塾路上一路吃喝,下午放学不回家,就爱沿着正街绕一路才回去。

吃的一张脸都油油的,买纸墨笔砚钱全买吃的了。

崔父见状,只会夸说:我儿会吃,不怕饿到肚子。

崔大宝到了十八岁,按年岁该相看亲事,崔父找媒婆,务必给他家大宝挑个好的。

崔家在八兴坊还算是家底殷实人家,虽然崔大宝不上进,整日游手好闲,往各坊间正街、东西两市扎,一扎就是一天半晌不回家,但崔家有钱啊。

媒婆给各姑娘、哥儿家说起崔家来。

“八兴坊间三个大院子,光是一年靠着租赁院子,啥都不干,坐着就将钱赚了,能有近这个数。”媒婆张开手掌,晃了晃五根手指头。

一年五十两银子啊。

“更别提,崔家门户清静,嫁进去没个婆母阿爹管着,直接就是当家做主的。”

崔家这样的条件,放在奉元城那真是也算可以的——比上自然不敢比,咱们平头老百姓什么条件还是知道的,往下比,那崔家强太多。

心动的人家自然有,媒婆一趟趟往崔家跑,择了机会,两家孩子‘意外’见一见,寻常百姓男女、哥儿没那么大防,大家都要讨生活糊口,哪能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不上街的道理。

结果崔大宝挑的紧。

不行、不喜欢、不娶。

一趟趟下来,媒婆能跑坏一双鞋,哭笑不得说:“我的大爷祖宗诶,那您说说想找个什么样的?”

崔大宝说不出来,闹脾气,犯浑跟他爹说:“爹,我不成亲了,你要是喜欢你娶,你给我生个弟弟,或是妹妹,我是不嫌的。”

崔父老脸挂不住的尴尬。

“你个混账小子说甚话呢!”崔父当着媒婆面凶了儿子一句。

崔大宝当即是‘离家出走’——跑到了西市住了三日,也没寻花问柳往那青楼待,寻了家客栈,吃了三日,他倒爽快了,崔父在家后悔,抱着早逝夫郎灵位哭的抽抽搭搭。

不该凶儿子、不成亲就不成吧、你拿命留下这么一个孩子我何苦委屈他了。

最后结果是崔父亲自去西市找儿子,父子俩抱头痛哭。

崔父说不逼你啦,你想作甚就作甚。

此事真是稀罕,做老子的还跟儿子赔不是了——在时下那是少有,因此传开了,崔大宝的名声也响亮,自那以后得了个‘崔大爷’的外号。

崔大宝对此也没甚排斥,甭管是大爷还是大宝,都不碍着他吃喝。

一直到崔大宝二十五岁时,因缘巧合一见如故了一位小哥儿,那小哥儿长得寡瘦寡瘦的,一双眼却额外的大,崔大宝见了喜欢,是求着媒婆给他托关系打听打听。

媒婆问:什么样的?哪里人?

崔大宝:我只见了一面,跟我差不多高,很黑还很瘦,他那么瘦吃的少吧,眼睛大,哥儿痣在这儿。

指着自己嘴角下一点点位置。

媒婆又是跑坏了一双鞋,这次可算打听到了。那哥儿是城外孙村人,是个苦命的,他爹娘早逝,跟着大哥大嫂过日子,大哥大嫂留着人到了十九岁。

“……可怜见,孙豆子干农活晒得黑,本来样貌寻常,他大哥大嫂还不早早给孩子踅摸亲事,拖到了十八-九更没人要了。”

崔大宝:孙豆子这名听起来就好吃。

甭管如何,崔父谢天谢地,给媒婆五两银子做酬劳,劳烦媒婆将此事定上。

媒婆为了挣崔家的钱,崔大爷十八岁时白跑了几个月,到了崔大爷二十五,没成想,媒婆费赚到了,还多了一倍。

崔家真是大方人。

这桩婚事自然是顺顺当当办成了。

崔大宝娶了夫郎以后,也没坊间邻里想的那般‘上进’,还是一如从前那般,靠着租金过活,他家夫郎也不管崔大宝,只将家里打理的有序。

坊里邻居便说崔大宝不知疼夫郎。

三年过去,孙豆子肚子安安静静没孩子。

坊间邻里又说:难怪崔大爷见天往出跑,孙夫郎留不住人,三年了肚子也没个响动,要是有个孩子定能拴住崔大爷。

这日晌午不到崔大宝就回来了。

崔父是个烧瓷的,没在家中。孙豆子开了门,纳罕,“你今个怎么回来的早?”

“可别说了,我今早遇到了一家新开的店,叫锅盔,本来想我吃完了再去买,谁曾想早早就卖完了。”崔大宝进院子,问夫郎,“有饭没?”

孙豆子做饭手艺寻常,“我在家随便吃一口。”

“你吃什么?”

“馎饦。”

崔大宝:“我正好也想这一口,那我也吃点。”

成婚三年,孙村说孙豆子嫁到城里是个好命的,八兴坊邻里说孙豆子嫁到崔家,丈夫不着家、肚子没娃儿,是面上看着风光,实际上一团苦水。

到底真实情况如何,只有孙豆子知道。

没村里说的那般阔绰当富家管家夫郎,也没邻里说的那般苦。过日子嘛,都有磕绊摩擦,但总体上,孙豆子很是知足,比在哥嫂家强百倍。

就说现在,孙豆子盛了两碗汤馎饦,馎饦汤是面汤,只放了些院里种菘菜,一些葱花最点缀,一点盐,这样的饭,没成婚前挑舌头的崔大宝是不爱吃的,还会发脾气。

崔父做饭都比这个强些。

但这会,崔大宝接了碗,二话没说抱着碗喝了干净。孙豆子吃饭慢,吃完了去洗碗,刷洗锅碗时,外头院子晒太阳的崔大宝突然说:“那锅盔太好吃了,我吃的高兴,忘了你和爹,明个我早早去买,给你们也捎带回来。”

“你早上别吃了。”

灶屋里洗碗的孙豆子笑了,应了声:“好。”又说:“那锅盔什么样?是干的还是稀的?”

崔大宝胳膊肘撑在在灶屋外窗台上,隔着窗户跟豆子说:“干的,是烤的饼,薄薄的,有两种馅,你吃不惯猪油,那梅干菜也不腻味,明个我都买回来,你要是吃不惯,剩下给我。”

“好。”孙豆子应了,“那我明个烧点粟米稀饭配着吃?”

崔大宝点头,“可别说了,我早上买了锅盔吃,想着干巴,花了七文钱喝了碗羊杂汤,老李家的羊杂汤真不行,不如老汤家的……”

到了傍晚,崔父回来了,见儿子在家也诧异,“你今个没跑出去?这般早回来,他是在家待了一天?倒乖觉。”

后头话问儿夫郎的。

孙豆子解释说:“爹,大宝晌午之前回来的——”

“爹,我今个早上在咱们坊正街吃到了新花样。”崔大宝接过话头,跟他爹唠嗑,“我一进去,看到老汤家铺子门开了,还以为老汤病好了。”

崔父:“哦?老汤那样不能行吧?”

“肯定不行,他家守寡的哥儿做的朝食买卖。”崔大宝简单说完,又拐到了锅盔上,大谈一通锅盔经。

崔父早已习惯。

孙豆子则是忙活暮食,晌午饭吃的简单凑合,暮食这顿孙豆子上心许多,因为爹上了一日工也辛苦,吃的是蒸饭,炒了三个菜,每盘都给足了油水,用猪油炒、炖着的羊肉,但滋味实在是一般。

崔父勉强吃了七八分,崔大宝实在是吃不下了,他家夫郎做肉食还不如晌午那碗清汤馎饦能下肚呢,崔父见儿子不咋动筷,便发愁,却也没说儿夫郎什么。

豆子哪哪都好,就是做饭手艺不行,他家大宝爱吃,他年岁大了以后要是走了,豆子这手艺,他家大宝得饿着肚子了。

唉。

吃完收拾,洗漱上床。

崔大宝:“爹,我俩睡了,你早早歇着,明个迟点去窑厂,我买了锅盔你尝了再去。”

“知道了。”崔父含着笑意应上。他家大宝就是如此,对吃的上心着迷,要是遇到好吃的,一时忘了亲爹也是常事,但是心思不坏很孝顺,过会想起来,就得让他也尝尝。

各门一关。

小两口上了床。

天热,崔大宝睡觉穿的轻薄些,孙豆子也是一样,两人成亲三年,也没最初那般害羞拘束,只是崔大宝不怎么碰他——孙豆子想,可能大宝不喜欢他吧。

崔大宝摸了摸夫郎胳膊,细胳膊细腿的,怎么还不长胖啊,他想到什么,定定说:“明个你叫我早起,天不亮我就去正街买锅盔。”

孙豆子:?

“这般早?”

“嗯。”崔大宝想多买些。

翌日天还未亮。

汤显灵睡饱了,说是现在起得早,但是睡得也早,天刚黑就睡,也没什么娱乐活动,跟末世三年差不多——比那会好,起码安全、食物充沛。

没一会,东屋也有了动静。

蒋芸醒了。

汤显灵知道蒋芸想给他帮忙,但说实话,家里汤父蒋芸照看,他不怎么管,屋里一些杂活他就多干一些——他实在是不乐意伺候老汤头。

照看中风半瘫老头也很辛苦的。

可蒋芸是个吃苦的性子,他活干得多了,蒋芸是坐立难安,还会用一种‘五哥儿你也不要阿娘了吗’的可怜眼神望着他。

汤显灵:……

人真的很复杂,汤显灵觉得蒋芸应该听进去他不是五哥儿这话,虽然一直逃避,可对他还是很关心,想给他帮忙。

“那娘,你把红豆煮上,我打完水,揉面来得及。”汤显灵安排活。

蒋芸得了干活指令,一下子不愁云满布了,脸上带着笑,“成,阿娘知道了,你去吧,小心些。”

汤显灵拿着扁担拎着水桶出门打水了。

他现在已经能一次性挑两桶水回来。

门一开,外头黑漆漆的,一个鬼祟人影上前。汤显灵吓得一个哆嗦,握紧了手里扁担,蓄势待发:!

“小汤老板莫怕,是我,崔大宝。”崔大宝出声。

汤显灵手里扁担卸了力道:……

该是你别怕。

“我来买锅盔的。”

汤显灵:……

抬头,天都是黑的,崔大宝长什么样都看不清。

“我怕卖没了,等头一锅。”

汤显灵:……

妈耶,荣朝吃货他算是见识到了,汤显灵也是吃货,可谓是吃货理解吃货,但崔大宝这个也太吃货了。汤显灵一顿绕口令,最后客客气气出声:“客人,我这儿红豆才煮上,估摸得半个时辰才开铺子,您要不——”

先回去。

“才半个时辰,我等了!”崔大宝美滋滋接话,还很周道说:“小汤老板要打水你只管去,我就在这儿等着,你就当我没在。”

汤显灵:……先放下扁担,进了屋,跟蒋芸说:“娘,崔大宝在门口等着。”他看蒋芸脸上也没多少诧异,就知道崔大宝吃货属性,这样苦守铺子前不是没有过的。

“你给他拿个凳子,我去打水了。”

蒋芸答应完,脸上不自知的露出笑容来,说:“五哥儿手艺真好,崔大爷不常蹲守铺子的,以前冬日爱吃你爹做的羊汤馎饦,也是铺子门没开就来守第一碗,夏日天热了,崔大爷吃食上讲究,说夏日燥不吃羊,来得少了……”

因为崔大宝守在铺子门,搞得汤显灵打水都跟有人催似得——人崔大宝也没催他,就是小汤老板自己紧迫感。

汤显灵想到以前在现代看的段子。

小吃摊老板不想当公司准时打卡的牛马转行做买卖,图一个自由,结果因为味道好,食客天天问出摊了没、老地方见、要XXX,干成了比上班还准时——

汤显灵:痛并快乐着。

有人爱吃自己做的东西,其实是很自豪快乐的。

汤显灵给水缸添足了水,卷着袖子洗了手,说:“阿娘我来揉面,你看着点红豆,要是饿了,昨个的饭还剩一碗炒了先垫吧一口。”

他现在没空炒饭。

蒋芸:“昨个儿吃得多现下不太饿。”

汤显灵便不多说了,揉面揉的三光——面光、手光、盆光,而后面团放在一处醒面,他趁醒面功夫捞起红豆,开始捣红豆加红糖做豆沙。

铺子外敲门响。

“我去看,估摸是送肉来的。”蒋芸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