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碧云作为正妻,出身清贵,自然看不惯妾室商贾之家的银钱俗物,当下脸色微沉,瞥了一眼谢霖,然后拨着茶碗对秦桑道:“你生得很好,倒不必那些身外之物点缀,就这样素雅一些已经极好了。”
主母都为自己说话了,下面人哪有不懂的。
这时最小那位谢筱也忽然道:“霖姐姐有什么好东西干嘛只送新来的姐姐,我也是你妹妹啊,为何不送我一支?”
谢霖尴尬用帕子沾了沾嘴角,笑道:“自然,四妹妹若喜欢,待会儿一起去我屋里挑。”
岑碧云便捋了下绢帕:“行了,你们各自去忙吧,我亦还有许多事情要处理,就不拘着你们在这里说话了。”
大家都站起身,听见岑碧云边走边吩咐下人:“去把谢三胡给我找来,回来以后整日不见人影,好好的亲事非要拖黄了不可,半点不省心……”
谢三胡……便是谢岁安的乳名,秦桑恍然,原来当时原主向自己许愿,说的便是他啊。
好一个两小无猜,青梅竹马。
这时秦桑发现谢霖又看了自己一眼,颇有些意味深长。
奇了怪了,今日这是怎么了?总有一种被人围着看稀奇的错觉。
她懒得同这些人窝里斗,洒脱地迈出了堂屋大门,却发现那位刘嬷嬷果然跟在自己身后。
她回头瞥了眼,暗暗蹙眉,思量着接下来行事该如何避开她。
她定然事事都会向主母汇报,自己若要出门什么的,还得想法子将其支开。
不过也简单,一个老妈子罢了。
回了自己的小院后,她接着吃了两个软烙,然后对一直立在一旁的刘嬷嬷小笑眯眯地道:“亏得嬷嬷来了,我这院里也有了主心骨,否则处处小心,什么都不懂。”
刘嬷嬷面上微微露出得色,嘴里却道:“老奴只是在相府待的时间稍微长一些,知道府内许多规距罢了,主母将我遣来姑娘院子里,也是想我帮衬……”
这时秦桑笑着打断她:“我从老家带回一些细软首饰还不及整理,虽然穷乡僻壤带来的,但仍有许多我心爱之物,怕丫头们不懂,既然嬷嬷来了,便请嬷嬷帮忙带着丫头过去看看,能理清统计归库,那便最好了。”
那刘嬷嬷听了这话,小心看了一眼秦桑。随后恭敬道了句“是”,便带着一个小丫头去了。
伶仃看了眼,担忧道:“姑娘,那些东西……”
秦桑却起身往屋里去:“走罢,赶紧换身衣服出门去。”
她来这里可不是整日坐着绣花享清福,当那坐井观天的闺阁小姐的。
她得出去,将这京都城的犄角旮旯都摸清楚了。
市井之内,流言多,实话也多。
何况她如今到了这里来,虽说身上还有些积蓄,可将来用钱的地方海了去,接下来秦保蕴那边还要养人手,没有银子可办不成事。
昨日她上街,见着京都好繁华,便已经琢磨着也要弄两家店面,少说要给自己增加些流水,顺便洒些耳目下去。
为免麻烦,主仆二人女扮男装一番后,走到了最近的一处小门,不曾想,守门的侍卫却将她们拦了下来,说是不认得。
也难怪,秦桑才到这相府两日,也没在所有人的面前露脸,昨日出门也不是走这一道门,看门小厮不认得也正常。
正想着如何解释,却有一人翩跹而来。
“这是府上新来的秦桑姑娘,好好记一记,下回莫再失了礼数。”
来人是谢仲昫的第四子,谢霄。
他吩咐了看门小厮,随后上下打量秦桑:“为何这番打扮?是要出去采买什么东西?”
秦桑笑道:“随意逛逛。”
谢霄双手负背,点点头:“也是,京都繁华,你初来乍到,出去逛逛也是正理。不过,你若要出去,也应该禀了主母,让人备好车驾大大方方的出去。京都城甚大,光靠一双腿可丈量不出方寸来。”
秦桑心道相府规距果然多,又道或许今日出不去了……这时,谢霄又叹道:“罢了,正好我也要出门,你先与我一道吧,等我到了地方,马车便留给你用。”
说着便迈步跨出了门去。
秦桑自然惊喜,忙跟了上去,且十分乖觉地道谢:“那就多谢四叔了。”
谢霄回头瞥她一眼,没说什么。
上了马车,秦桑觉得很温馨。仔细瞧过去,只见车厢壁上左边雕着祥云飞马,右边刻着大漠草原,地上铺着虎皮毯,榻上是天青色丝绸软垫,其上布置了乌木小几,几上摆着精雕彩绘的茶壶并点心小盒,乌木小盒一角,正正刻着一个“霄”字……这般个性,大约是谢霄的专属座驾了。
见她一直盯着车厢壁的刻画看,谢霄轻咳一声:“闲极无聊,瞎作的,也值得你看那么久。”
秦桑回头面露惊讶:“你刻的?”
谢霄倒了一杯茶给自己喝:“嗯。”
秦桑拿手细细摩挲:“刻得极好,画工也好。”
谢霄靠着隐枕颇悠哉:“你还懂画。”
“略懂。”秦桑也谦虚起来,“不过你去过大漠?”
“不曾。”谢霄抿了口茶,“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么,这样的画作,街口随意一个画匠摊子上都有,何须亲自去看。倒是你,”他似笑非笑看着她,“什么都能‘略懂’,看来呆在乡下的几年,着实也没闲着。”
秦桑礼貌地笑着:“一些闲来无事的玩意,相比四叔,我这技艺实在拙劣。”
谢霄也不为难她,笑了笑,阖上眼靠着车厢壁假寐。
车子穿过闹市,在一雕梁画栋的大酒楼门前停下,谢霄终于将那懒懒的身子托起来,伸了个腰,道:“我到了,你要去哪自己跟车夫说。天黑之前回府就行。”
他躬身走出车厢,走了一半又回头:“不要惹事,若是惹了事也不要怕,让车夫来找我。”
秦桑没料他会说这话,心里莫名一暖,就见那人已经出了车门,轻快地蹦下车了。
车夫问秦桑接下来去哪,秦桑道:“随意转转吧,哪条大街最热闹,便去哪条街。”
车夫便赶着马往京都城内最热闹的几条大街去。
最热闹的街口往往人流拥堵,得要等着对向马车过完了才能够通行。
而热闹大街的两旁,酒楼与茶肆林立,竞争激烈,还有最热闹的瓦子,门口人流如织。
秦桑掀开帘子,指着一栋高大繁华却门庭稍显落寞的酒楼问车夫:“这栋大楼看着气派,为何似乎不如对面酒楼有人气?”
“烟云阁呀,”车夫说,“京都老字号酒楼了,圣上都曾在这家点过餐食,不过,自从他们老东家死后,少东家是个不顶用的,把那些个好厨子都气跑了,如今就越做越垮,指不定哪日就倒闭咯。”
秦桑默了默,道:“那过去瞧瞧。”
进了酒楼,小二倒是很热情,领着秦桑一行上了二楼包厢。秦桑细细看了,这酒楼内甚大,房间挨着房间,客人虽不算多,但也不少。
问了小二才知,原来这酒楼内竟共有房间二百八十个,人气旺时,二百八十间都能定出去,只因京都贵人多。
秦桑便又问:“那如今呢?”
“如今……”小二尴尬一笑:“好的时候也能定出百十间。”
秦桑默了默,便让他推荐些酒水来上。
不多时,便摆满一桌子。
她细细品尝后,觉得车夫所言不虚,如今的厨司,的确不像能够担得起二百八十间包房酒楼的水平。比之昨日谢梧待她去的那酒楼,口味差多了。
她便托着腮思索,若是自己能将这间硕大的酒楼盘下来,亲自挑选个厨司,将这巍巍酒楼重新经营,倒不失为一个揽钱于打探消息的好据点。
只是不知这酒楼的主人肯不肯卖,自己又有没有这么多银钱了。
随意吃了点酒菜,从烟云楼出来,秦桑又让车夫继续捡了热闹大街走。
一路下来,再次发现几处铺面要转让,她让伶仃挨个记下位置和详情,待回去细细计算。
最后,秦桑看见一间人气颇高的茶肆,门口食客进出络绎不绝,且看衣着都是京都弄潮儿……她怎肯错过这样一个年轻热闹的所在?当下决定,进去吃个茶点再回家。
茶肆并不只卖茶汤,点茶是一绝,佐以各色精致小食和点心,是京都城内大户人家郎君女娘们休闲的所在。
秦桑刚进去就觉得室内装饰果然雅致不俗,各处茅草花卉,好似郊野情趣,又用竹篱隔出雅座,各保隐私。
茶博士引她到了个空位坐了,她让人推荐了些店内的特色,便开始竖起耳朵听八卦。
不怪她耳朵长,实在是因为这里太热闹,尤奇是隔壁,一桌的小郎君们言语过分放荡。
不知哪些有钱人家不求上进的纨绔们凑了一桌子,彼此怂恿着,要去结识某一桌的小女娘。
秦桑撑着下巴听得滋滋有味,很想看看他们怂恿的结果,但是到最后,却听一位小郎君忽然提起了无忧岛。
无忧岛?
秦桑顿时将耳朵伸得更长。
就听那小郎君语气随意道:“你若去过无忧岛,便不会再对这些姿色平平的女子感兴趣了。”
另一人很快问了秦桑想问的问题:“哦?看样子赵兄你是去过了?那不就是个青楼吗,有你说的神乎其神?”
先前那小郎君提高了声调:“青楼?”
众人都等着他的下一句,那小郎君却只是高深莫测地哼笑了两声,惹得同伴着急追问:“不是青楼是什么,裴兄你倒是说呀,别卖关子。”
裴兄便道:“那可不单单是青楼,品茗听曲,点茶熏香,寻欢作乐……人间至美之事,什么都有。”
一人愁道:“我倒总是听人说起无忧岛,却非要加入那什么鉴宝会,呵,我总觉得过于玄乎,一直不肯入……不过这无忧岛我倒有兴趣一观……裴兄,既然你去过,何不带我们同去?”
那位裴兄顿了好一阵,才道:“真想去?”
其余人附和:“自然想去见识一番。”
裴兄便又顿了一会儿,方才招呼道:“来,都凑拢些。”
秦桑也稍稍将身体后仰,凑拢了过去。
就听那人压低了声音道:“东龙大街二十五巷,有个卖茶的铺子,你们去对老板说,是否有无忧果卖,老板会问谁说我家有无忧果,你们便答,是井伯府裴三公子说的,那老板自会安排你们渡船,送你们去那无忧岛……”
秦桑几乎要将茅草压得变形,才勉强听清这段话。当下便听那位裴公子喝问:“谁!”
秦桑装作不经意碰到篱笆的样子,也扭头不耐烦喝道:“什么谁?!”
那裴公子见她这么一副理智气壮且不明所以的语气,放下心来,不再说什么。
几人又说笑了一阵,没把秦桑放在眼里。
这时,秦桑的点心茶汤依次上来,她慢慢吃了,心里却高兴得很。心道果然酒楼茶肆是各路消息汇聚之地,这都能让她撞上,实在是妙。
既如此,明日定要上那无忧岛转转。
可那人将此岛说得如此神秘,想来还有些危险,如此,带上秦叔或许更保险。
于是匆匆吃了茶,秦桑便乘车回了相府。
秦桑回到小院,却发现刘嬷嬷正在屋里训小丫头的话。